46、怎样在拍摄时正确按动快门 快门是照相机上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开启的时间,是以秒为计算单位,最慢的速度有1 秒,1/100 秒、1/500 秒、1/1000 秒等。照相机越精密,快门装备越完备,快门的级数也就越多,也就越能适应多种拍摄情况的需要。各级快门速度一般都刻在镜头上。 照相机快门还有TB 两级慢拍装置。B 门在按动照相机按钮时开启,抬起手指就关闭。T 门在按钮时开启,抬起手指也不关闭,需要按第二次快门时才关闭,能拍更慢速度。快门开启和关闭,一般是用手指直接按动快门钮。如果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或较长时间感光时,为防止相机晃动不稳,要使用快门线。在摄影时,为了取得好的拍摄效果,除了准确测距和曝光外,还要正确按动快门。要掌握按动快门的要领,逐步做到脑手合一。按动照相机快门,两脚要站立平衡,双手要把照相机掌稳握牢,手不要晃动,手指预先放在快门上,按动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使照相机晃动倾斜,以防影像产生模糊。拍摄使用1/30 秒以下速度时,按快门时要暂停呼吸,不能震动照相机。 用慢速度拍摄时,要尽量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时要尽量选择有依托的地方,使身体或双臂有支撑点,以利于稳定。采用B 门或T 门拍摄时,要使用快门线,以便于控制时间,减少照相机的震动。平时要多练习慢速度摄影或动体摄影,以掌握按动快门的要领,提高反应能力。
47、怎样避免电子快门不正常 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快门,多为电子快门,这种快门借助电磁铁的吸力作用进行工作,因而曝光时间精确,一般来说,电子快门不存在“弹簧疲劳”而造成快门速度不准确的问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又存在这种现象,这大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使电子快门保持工作正常: A.附装闪光灯的相机,在闪光次数较多的情况下会大量消耗电力。当电池供电不足而仍继续勉强进行闪光充电时,就可能导致电子快门工作不正常,而且也不闪光。 B.拍摄夜景时常用B 门慢曝光,由于电磁铁长时间吸住快门后帘使快门保持全开,因而耗电较多,当电池电压力不胜任时,电磁铁丧失吸力,B 门就会在曝光中途突然自行关闭。 C.在严寒地带摄影,因温度太低,电池供电能量会降低甚至不供电,为此应使相机及电池有一定的温度(摄影者可把相机捂在自己外衣内,临拍摄时才取出),以保持电子快门得到应有供电而正常工作。 D.拍摄现场如果有强磁场、强电场,往往会干扰电子快门的电磁铁,导致电子快门工作不正常。
48、怎样使用独立式测光计 独立式测光计按测光方式为两种类型。其中的一种是测量被摄物的反射光,称为反射光型测光计。现在的独立式测光计,一般都是通用型的。 反射光型测光计的用法与特点: 反射光型测光计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反射亮度用的,量光时要把测光计对向被摄对象。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A.在照相机旁,将测光计对着被摄物进行测光。 B.其受光角接近于照相机标准镜头的视角约为30°-50°。若为两用型 测光计,应将漫反射体取下。 C.反射光型测光计适宜于明亮色调与阴暗色调的分布和范围大致均等的情况,指示出的是平均曝光量。 D.若景物明暗对比突出,可近测被摄物的不同部位,选取平均值曝光。 E.如果主体背景过于明亮应将测光汁略向下俯视进行测量。 入射光型测光计的用法与特点: 入射光型测光计,是用来测量被摄对象照度的一种测光计。它不是对着被摄体量光,而要把它放在被摄体的位置,向着照相机的方向量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A.照度测光计的受光角一般达180°,使用时对着照相机方向射向主体的光。 B.使用前应在测光元件上加上半球漫射体。 C.可不必走近主体测光,但要注意使测光计处于与主体同一照明范围内。 D.确定远处的主体的曝光量,入射光型测光计较好。 E.对于背景很亮的物体,用入射型测光计也较为准确。
F.不要让阴影及自己的影子挡住测光计。
49、没有测光表怎样确定曝光量 如果使用不具备测光功能的照相机,而又没有单独的测光表,应该如何确定曝光量呢?这就需要通过目测和结合实际拍摄的经验,人为地确定曝光组合。 A.被摄影物的亮度:越明亮的景物,反射的亮度就越高,需要少曝光;越黑暗的景物,反射的亮度越低,需要多曝光。 B.照明光线的强弱:照明光线强,被摄对象反射的亮度越高,越要少曝光;照明光线越弱,被摄对象反射的亮度越低,越要多曝光。 太阳光的强度,每日的不同时间内都在不断地变化,其中以正中午时的太阳光最强,傍晚和清晨的光线较弱,它们之间的亮度要相差很多倍。 天气的阴晴对曝光量影响大致如下:阳光普照的天气,景物最为明亮,假如曝光为f/11,1/125 秒。那么,在晴间多云、薄云、阴天、大阴天等天气情况下,曝光量要依次增加一档光圈。 季节的不同,太阳光线的强弱也不同。夏季时光线最为强烈,春秋时要比夏季增加一档曝光,冬季时还要比春秋季时再增加一档曝光。 人造光的情况较为复杂。最常用的人造光源是万次闪光灯。用闪光灯拍摄时,根据闪光灯指数和被摄体距闪光灯的距离确定光圈的大小。 C.用滤光镜拍摄时,如在摄影镜头前加用滤光镜的话,滤光镜必然会吸收一部分通过镜头的光线,所以要相应地增加曝光。增加曝光的倍数,由每个滤光镜的曝光因数决定,例如使用中黄滤光镜Y2,拍摄黑白照片,需要增加一倍曝光量。 50、怎样矫正AE相机的曝光 所谓AE相机,就是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方式的相机。采用这种方式摄影。曝光正确是不难的,不过有些人却觉得有时用AE方式拍摄的结果不理想,曝光不对劲儿。 象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不了解AE相机的曝光特性所引起的,因为,AE相机的测光系统是属于反射式,而反射式是依反射率16-18%做为曝光基准的。一般被摄体,平均反射率大体上不出上面的范围。曝光结果是没问题的。但是,遇到反射率偏高或偏低的被摄体。曝光就会出问题,那就是反射率高(如白色)的被摄体,会拍成曝光不足(灰色):而反射率低(如黑色)的被摄体。却会拍成曝光过度(灰色)的现象。这并不是相机和操作有问题。而是相机的自曝光系统忠实地依测光系统所测得的结果,按反射率16-18%的标准执行了曝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遇到反射率偏高或偏低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让白色物体曝过度而体现原有的白色;让黑色物体曝光不足而体现原有的黑色。这就是曝光的修正措施,也是“曝光矫正”。那么,怎样做“曝光矫正”呢?这要看拍摄时使用的是什么相机。各种相机的操作系统设计不尽相同。矫正的方法就不相同了。首先,看看袖珍相机的曝光矫正。如果这种相机的胶片感光度不是自动设定的。要让它曝光过度,应调低感光度,如把ISO100 的胶片调到ISO50 或更低,如要不足则调向高感光度档。目前市场出售的这类相机中,有许多是带有“DX”,也就是自动设定感光度功能。这就不能通过设定感光度来矫正曝光了,但这类相机有“逆光矫正”钮或“AE 锁”。 单反相机的曝光矫正,就比袖珍相机的方法多而且可以做到微妙细致的调节。同袖珍相机一样。改变感光度设定是最基本的矫正方法。大多数单反相机都具有曝光补偿和AE 记忆功能,都能进行1/3 档的加减曝光,加减程度能多达三级曝光量。少的也能达到两级。也就是2EV 到3EV。动作最快的还是“AE 记忆”钮这种功能,这要看将以什么部位为曝光基准。比如拍逆光像,假如以拍摄人物面部为主。那么,走近被摄人物,镜头对着面部按下“AE 记忆”钮,然后回到构图的最佳位置,再按下快门拍照。至于需要补偿多少曝光量就不用去管它,而改变感光度和通过曝光补偿钮来矫正曝光则需要先测量一下矫正所需的曝光量。再设定感光度线补偿盘刻度。当然,象尼康FA和奥林帕斯OM4 等这样的具备多区域综合测光能力的相机,均能自动地在测光时就进行了补偿的矫正工作,所以曝光会十分准确的,尽管它没有“AE 记忆”钮或“曝光补偿盘”。 51、怎样掌握增减曝光拍摄 这里说的增减曝光拍摄,是针对一个被摄体以不同的曝光量进行系列拍摄,目的是确保能够获得一幅最佳曝光的底片,以保证影像的最好技术质量。这种拍摄方法,常常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拍摄现场的光线亮暗难以估计,使你感到对曝光的准确性没有把握时,另一种是从照片的效果上对曝光的增减有些特殊要求,而你对增减的程度把握不足时。例如拍摄高、低调的照片,往往对曝光的多少要有精确的掌握,便会用到这种拍摄方法。 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复杂。它的要求是:对于同一个被摄对象,除去按照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曝光以外,再故意增加曝光或减少曝光多拍几张。例如,假设你认为1/125 秒与f/8 的光圈可能曝光正确时,分别用1/125 秒,f/5,6,1/125 秒,f/5.6 和f/8 之间,1/125 秒,f/8,1/125 秒,f/8 至f/11 之间,1/125 秒,f/11 的曝光量各拍一幅。经过这样的拍摄,就很容易得到一张曝光精确的底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