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记得小时候,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等等的电子类产品,电视也很少,唯一有的就是书,所以,小时候,就看了好多的书,最先看的当然就是对于现在的小孩子来说难以想象的小人书,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倚天屠龙记》《聪明的一休》《哪吒》等等的,当时的书价也是很便宜,相对现在来说,印象中,每次经过新华书店,都要进去转转,然后,就要妈妈给买上几本,一般也就一毛钱一本吧!是不是特别便宜,不过那个好像是打折的,那时候不叫打折,只是为了清库,所以便宜处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就满载而归了,可惜的是,我是只看书,而不知道珍惜书,后来的那些小人书就送给小伙伴或者弄丢了,现在想想,真是可惜!当时,还有一个原因让我拥有很多小人书,那就是我小舅曾经在街上摆过书摊,对于我来说,那可不得了,免费的啊!而且还是接了不欢的那种,哈哈,只是,到最后也全都不见了踪影!
后来,长大一些,识的字多了,慢慢的小人书就觉得没意思了,就开始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岳飞传》四大名著里除了《红楼梦》其余的都看了,当时就是看个热闹,只觉得《三国演义》看的是似懂非懂,那个时期,感觉看最多的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童话与神话,一类就是诸如四大名著类的小说。当然,还有一些不得不读的比如《雷锋日记》《小英雄赖宁》等等,其中,看了赖宁的故事,对于他在山上找到水晶石的近乎于探险类的事迹,很是崇拜!如今想想,只能说是当时多么的单纯!
再后来,就开始接触到了金庸,看他的第一部书《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还不知道金庸是何许人也?只是看了一本就开始废寝忘食了,然后就一口气看完了,感觉就两个字“神奇”,说实话,我看电视版比看书要早,但还是觉得书才是最完美的,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到处搜寻金庸的书,后来,直到我看完他的十四部著作,好像花了几年时间。在那期间,我才知道他们叫做“武侠小说”。然后,就是古龙的《绝代双骄》,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武侠世界里他们三个给我的印象最深,金庸让我有时候觉得他在给你讲历史,古龙早期作品也有金庸的影子,只是到后来他的风格才彰显出来,越来越有诗意,而温瑞安更多的感觉是像散文,那如今的话来说,有点儿非主流了!
哈哈,说了武侠,其实在同期我还喜欢另外一个女作家--琼瑶,看他的第一本书是《望夫崖》,当时,我对这类书是完全没有兴趣的,想象中很没劲,终于,在一次或许是无书可看的情形之下,拿来解闷吧!刚好就是这本《望夫崖》,记忆里是一口气看完的,原来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啊!也很激动人心啊!于是,就又想办法借了几本她的书看,《星河》是第二部,接着就是《水云间》《鬼丈夫》等等,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正是琼瑶剧热播的时期,当然没有《还珠格格》啦,哈哈!最后,连其余相关的作家比如岑凯伦,三毛,亦舒,席慕容等等,貌似都是女作家的书来看,至今依然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像是只有三毛了!哈哈,并不是因为她不在的缘故,而是她的那种自由精神,深刻啊!
读书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上学时,有天晚上下自习回来,趴在被窝里看《天龙八部》,为了不被爸爸妈妈发现,就把台灯放在枕头边,然后再在上面盖上衣服,结果是看着看着睡着了,早上起来才发现台灯烧坏了,因为是塑料壳子,衣服也差点着了,还好,被大人发现及时,没有引起火灾!惊险吧!
再后来,离家来到咸阳上学,马上在图书馆办证先,看了好多的以前没看或者不想看的书,有《战争与和平》《简爱》《飘》等等世界名著,也许是翻译的原因吧,看国外名著,老是被那些人名地名搞得头大,所以就硬着头皮看了,鲁迅的全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刘墉的书记不清了,还有就是《曾国藩传记》二月河的,他还有什么乾隆,康熙之类的,看着看着就觉得图书馆的书还是太单一,于是就又到学校门前的租书的书店开始找,这下子就又开始看起了畅销书之类的,当时门口的三四个书店几乎都看遍了,从这个时期,开始看一些社会类的书籍,当年炒的异常火爆的那本《中国可以说不》现在觉得依然很犀利,很可贵。还有比较现实的,比如梁晓声的《九五随想录》当时看得很过瘾,当然,他的小说《年轮》《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也很精彩,还有贾平凹,他的书也看得差不多了,只有《废都》是前年才认真的看完了,够恢弘大气。《秦腔》得奖也是理所当然,因为确实写得好。《浮躁》《怀念狼》《高兴》。。。。虽然还有一部分他的书至今也没有看,不过,还是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作家当之无愧,还有我们陕西的陈忠实,即使他只有一部作品让我觉得不错--《白鹿原》,可这就够了,不得不提的还有已经不在的路遥,最早看他的《平凡的世界》是真的被感动了,拿今天来看也依然是一句话--太励志了!还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最近的《一句顶一万句》余华的《活着》,王朔的《动物凶猛》《看上去很美》等等,好多的书与好多的人名,现在都已经模糊了!那个时期真的很好,看了好多书,虽然没记住!
再再后来,就又改变了方向,有了韩寒,有了郭敬明,最早还没看韩寒,是郭敬明的《幻城》,突然感觉是一种新现象,于是就一下子找了他的好多书《悲伤逆流成河》《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恶补了一下,不赖~没有那些老作家的冷静与老气,多了一些新鲜感,更贴近年轻人吧!再就是张悦然,笛安,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等他们的作品。在这期间,也第一次知道了一位日本的作家村上春树,对他的《挪威的森林》是感觉颇深,独特的语言风格,加上对感情的细腻表述以及书里所呈现的安静孤独的美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也看了他很多的作品。
最近这几年,几乎没怎么看书了,只是闲暇时看看反响比较好的,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失恋33天》《天机》《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品人录》《告别天堂》《兄弟》《心术》《西决》《东霓》。。。好像更多的偏重于网络上先红的书了!
写到这里,忽然感觉好象跑题太久了,其实写这些东东的时候,原本只是想说,在如今网络横行的时代,我们还是否会有时间静下心来,打开灯,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任温柔的灯光挥洒在双手捧着的书上,默默地细细地品味那份读书的心情!可是,却好像写成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更像流水账!唉!不过,我是好久没看书了,最近勉强的把小物推荐给我的痞子蔡的《蝙蝠》看完了,还是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看的,想起来还真是怀念那淡淡的书香气啊!
好了,就此打住吧!如果你有幸看到这个,也请说说你的感想,分享一下你的有趣故事!
说说,你还看书吗?
各位,晚安!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威望 +8 |
收起
理由
|
沦释
| + 5 |
原创必须加分鼓励,提个小建议,下次字体排版什么的修改下,这样看容易眼花缭乱。 |
庞然小物
| + 3 |
头头看了那么多书呢?写了那么长,起初以为转载呢,看到后面是原创呢,先加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