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和腾讯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人民广场改扩建效果图
昨日,工作人员为隔离墙贴上印有瓦片图案的贴纸 本报记者 马超 摄
近日,不少经过人民广场的群众都会发现,广场外围工人们忙忙碌碌地建起了红色的围挡,不少市民驻足观望,原来这是即将要开始的人民广场改扩建工程。
据了解,这次改造是为进一步提升咸阳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同时,结合人民广场北侧区域改造而实施。
取意于莫比乌斯指环
在最终确定的广场改扩建效果图上,可以看到,此次人民广场改扩建取意于莫比乌斯指环。是一种拓扑学结构,它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个边界。
广场整体是一个长方体,以一个圆弧的下沉广场为核心,结合半地下的商业空间形成一个内外上下环绕延续的城市景观体,四周是以绿化景观为主,丰富广场的空间形态,将公园式体验拓展到垂直方向。
改扩建后,除了扩大人民广场用地,而且能有效利用广场地下空间,在地下负二层将会建有600个停车泊位,从而改善了城区中心目前停车紧张的情况,全面改善咸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环境以及城市景观。
广场面积也扩至40000余平方米,中心4000余平方米的下沉式区域可以直通负一层商业广场,疏散楼梯将采取浮雕文化墙,绿化种植墙的形式,同时市民朋友也可以从这个商区通过地下直达附近几个商区。此次改扩建将会结合绿化或广场景观设计,或者弱化自身等手法,给市民以全新的体验,就连公厕也会以全新的形象亮相。
据了解,拆迁工作将计划于下周开始,建设工期将有20个月,预计2014年5月全面揭开面纱。
铺砖雕塑会循环利用
附近居住的李大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听说人民广场要重建,“重建后,面积增大,人们休闲的娱乐场所更宽裕,可是这广场上的雕塑、绿化树木舍弃了,有点太可惜了。”
昨日,记者走访咸阳市广场管理处,该处主任张博行介绍,本次拆迁会实施环保拆迁,对于广场上的绿化苗木,还有地面铺砖以及雕塑等都会循环利用,所淘汰的东西一样都不会浪费。
“部分苗木会移植到胜利街新建的广场上,还有一部分用于新建道路上。”张博行说,针对反季节的苗木,比如说牡丹,银杏还有红叶李等,会租地安置,把他们先保存下来,科学移植,等到有利时节再进行栽种。
而人民广场上标志性的火凤凰雕塑、滴水墙等也会进行编号拍照,然后分块保存,保证最后再次利用的时候。广场上的11组汉白玉文化柱将会移到即将建成的广电广场上。
变身记载着咸阳发展
始建于1978年的人民广场,在老咸阳人的眼里,就是绝对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地处核心地段的广场,南侧紧邻咸阳市东西主轴人民路,东邻乐育北路,是咸阳市集娱乐休闲、公益活动、商业活动、纪念活动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
老咸阳人说,最早的人民广场,北部建有一个用砖头砌的露天舞台,台中央还有一座15米高的毛主席水泥像。而时间推到1993年,咸阳市第一次有了喷泉广场,当时是由505集团投资并命名,由于有了绿地与喷泉交相辉映,它成为当时整个咸阳的亮点,每到喷泉打开时,市民们都争相观看。
市民王丽娜笑着说,“喷泉、绿地,都是当时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谁家来个亲戚或慕名来咸阳,非要看看广场的喷泉。”
2001年,人民广场焕发新模样,也成为当时咸阳市面积最大的广场,漂亮的汉白玉文化柱喷泉吸引不少群众驻足欣赏,象征咸阳腾飞标志的城市主雕——彩钢雕塑火凤凰,也是游客来咸必定留念的建筑之一。
多年来,人民广场见证着咸阳的发展,咸阳也促进着人民广场的每一次华丽变身,而这一次的改扩建也引起不少老咸阳人内心的城市情节,刚刚参加工作的张女士说,“家就在这附近,近几年在北京上大学,每年寒暑假一回来,就和朋友在广场上走走转转,聊一聊天,好像只有在这走过、转过,才是真正的回到咸阳来。”
本报记者 张静远
即日起至2012年7月15日,我们也欢迎你通过写文章和发微博的形式,写出你和人民广场之间的故事,表达你的内心感情。
你可将文章内容的电子版本(word格式、包含作者联系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指定邮箱:51348749@qq.com。同时,你也可直接采取微博形式,登录新浪、腾讯官方微博@今日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