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和腾讯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传销人员被执法人员带走实习记者文稳翔摄 执法人员控制了正在“上课”的传销窝点人员实习记者文稳翔摄 “原来在电视上见过传销,但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是违法的。”15岁的王通说。
昨日,由咸阳市政府组织的工商、公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集中行动开展,行动共捣毁传销窝点8个,因涉嫌非法拘禁罪19人被刑事拘留,教育遣散传销人员235人。
15岁小伙“闯社会”
被表哥带进传销窝点
在昨日的集中行动后,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文林路派出所的民警,对在双泉村进行传销活动的人员进行了登记造册和教育,“这些人员的年龄大多在20多岁左右,最大的50岁,最小的还未成年,仅仅15岁。”文林路派出所一民警说。面对记者的采访,多数传销人员保持沉默,而15岁的四川小伙王通(化名)是个例外,他见到记者就直问,“我算不算犯法了?”
“表哥说能带我挣大钱。”15岁的王通对于上学不怎么感兴趣,今年刚上中专的他索性退学在家,准备去大城市“闯社会”。“自己去打工不太可能,就问亲戚要了表哥的电话。”王通说,在他眼里表哥是村里的成功人,“好衣服、好皮鞋、好手机。”他决定跟着表哥圆自己的成功梦。
通过电话,王通联系上了在咸阳的表哥,“他说没问题,肯定能带我打工。”6月17日,王通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咸阳,接他的表哥说,想成功就得“听课”。
“原来在电视上见过传销,但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是违法的。”王通说,他可以自由出入传销组织,期间并没有想过要走,因为他觉得这就是“闯社会”。而进了派出所后,他开始怀疑表哥所说的成功梦,“表哥已经好几天不见人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和15岁的王通相比,50岁的刘招娣(化名)站在平均年龄20多岁的传销人员中显得很特别。她来自福建,家中有丈夫和孩子,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咸阳。“我不怎么听课,就是给学员做饭洗衣。”刘招娣说,朋友告诉她来咸阳可以挣一两千元工资,但她直到昨日都没有见到钱。
“老公和孩子都劝我别来,但是在家没意思,刚好朋友叫我,我就来了。”刘招娣坚称他们的组织并不犯法,“之前的传销我知道,那是犯法的,我们绝对不犯法。”由于从家带来的钱已花完,刘招娣目前没有钱回福建老家,“先打打工赚钱吧。”
44人挤进20平米教室学习
“人脉+钱脉=成功”
位于东风路附近的塔尔坡村被当地居民称为“传销村”,由于传销人员人数众多,周围群众敢怒不敢言。
“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上课,还唱《从头再来》。”塔尔坡村的李大妈说,他们村出现传销已经五六年,屡禁不止,生活没有安全感,正常休息也受到影响,“我孙子高考时,他们依然把音响开得很大。”
在打击塔尔坡村传销组织的行动中,公安、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共端掉5处传销窝点。在一处20平方米、尚未装修的民房内,44名传销人员用木板、砖头做成板凳,并搭起黑板宣讲“成功”知识。
“这里的传销没有实物销售,出售的是纯概念,每天都有人进来。”一名工商执法人员说。
在“教室”的黑板上,还留有昨日“上课”的内容,“成功”两个大字写在黑板中央,“多介绍”、“人脉+钱脉=成功”等字样出现在黑板边缘。
从传销人员遗留在民房内的记事本里看到,记事本拥有者记录着传销人员每天来到“教室”的时间、请假者姓名,以及分享人、推荐人等各类信息。
在记录本封面上,写着“感扬营销”、“2年级1班后组”等字样。
梦想暴富
却上当受骗
据了解,此次行动是市工商、公安部门经过长时间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本地区的传销组织、窝点、人员、传销类型、活动区域等基本情况,确定了重点区域和重点案件。
咸阳市工商局副局长张文军表示,此次行动更加坚决、有力地打击了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继年初“冬雷行动”后,又一次集中整治。
“通过此次行动,使广大群众能够自觉识别传销、抵制传销,形成全社会反对和打击传销的良好氛围。”张文军说。
这次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共分6个行动队,出动240余名工商执法人员、公安干警,捣毁渭城区塔尔坡村传销窝点5个、双泉村1个、张家堡村1个,秦都区段村传销窝点1个,因涉嫌非法拘禁罪19人被刑事拘留。
工商部门配合公安部门网上核对、教育遣散人员235人,其中女性86人。传销人员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四川、河南、安徽、山西等省。
在段村传销窝点,执法人员当场成功解救被骗入传销组织的河南学生6人,他们被拘禁时间从2天到1周不等。
“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坐在房子里听传销是绝对不会发财的。”渭城工商分局副局长迟桂英在行动中对传销人员说道。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此次行动发现的传销人员大多来自南方地区的农村,知识水平不高,容易受到蛊惑,“他们都有暴富的梦想,而传销恰恰是利用他们这点,使他们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宋雨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