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和腾讯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市民观看黑陶制作
在开幕式上,来自河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队为观众献上少林功夫、舞狮、秧歌、盘鼓、舞龙等精彩演出 新华社供图
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行。明年,文化遗产日活动将移师咸阳。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郑州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创世王都”及“发现郑州”图片展、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授牌、中国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设工程开工奠基、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开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揭牌、少林寺塔林保护工程启动等一系列活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表示,本次主场城市活动紧扣“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的主题,隆重热烈、特色鲜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他希望本届主场城市活动能让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从主场城市传播开去,让文化遗产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节日。
在9日晚于登封市举行的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郑州)活动闭幕式上,董保华将下次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旗帜交给了陕西咸阳市副市长刘印生。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将于2013年6月第二个周六在历史文化咸阳市举行。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与文化渊源,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新华)
相关新闻
渭城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非遗"面临失传窘境
本报讯(记者宋雨浓)6月9日,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布的第二年,渭城区文化馆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为主题,在凤凰广场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共设8个展棚,展示了渭城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黑陶、木刻制艺、咸阳烙画以及民间工艺秦绣、石狮雕刻、剪纸等。通过实物展览、技艺展示、现场咨询以及摆放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传展板等形式,让广大市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非物质文化。市民崔先生表示:“原来只是听说过,但今天是头一次见。”
同时,该区还现场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小册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资料及渭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宣传单、文艺爱好者普查表等有关资料。
“这次活动主要是想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非遗保护。”渭城区文化馆馆长曹江说,目前渭城区在非遗保护上有成绩,也有困难,“有的项目实现了商业化,但如此,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而像咸阳烙画这种没有商业化的项目,目前则面临失传的窘境,“没人学、没人看、没人买。”咸阳烙画传承人王云无奈地说。
据了解,渭城区已有桃之妖木雕技艺、琥珀糖制作技艺、神牛运石的传说、鬼打城的传说、搅团鱼鱼制作技艺、火烙画制作工艺等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咸阳牛拉鼓、张记馄饨制作技艺、秦汉战鼓、渭城二月二庙会和李式太极拳5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