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agraph]
做个文艺青年
小的时候,喜欢看“娃娃书”就是小人书,等大些的时候,不看了,自认为那是流鼻涕穿凉鞋那些碎娃们的营生,喜欢看班里一些家境好些的学生手里的“儿童文学”,感觉很有意思,自然家里是不会给我买这些的,那个时候看课外书跟不务正业可以相提并论的。
要看人家的书,是要巴结人家一下的,我巴结男同学不行,我一张嘴,人家就知道我想干啥,只能把目标瞄准女生,我站在看书的女娃后面,伸着脖子瞪着眼,一行一行的看,而且速度要快于看书者,不然人家翻页了,我还没看完,就接不上茬了。就这样看了许多,有一次我感冒了,站在人家女娃后面看,一会鼻涕流下来了,我也顾不上摖,那个时候没有卫生纸,就是给口袋备一个手帕,我嫌耽搁看书,就猛吸一下,过会再流下来的时候,再吸上去,我那个女同学实在忍受不了了,说“能不能摖了,我等你。”
就这样,我从“儿童文学”看到“少年文艺”到“小溪流”直至后来到初中高中一直喜欢的“辽宁青年”,当然期间也穿插的看些“故事会”“小小说说选刊”,后来大家熟悉的83版“射雕”横空出世,在学校兴起一股金庸热,那些先前看过书的同学得意的如同知道国家机密一样,神奇很,有些同学也开始恶补《射雕英雄转》,因为金庸作品的紧俏,我也无暇顾及,同时港台剧开始播放了一些琼瑶作品,好家伙,女娃开始啦,“六个梦”“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我是一片云”“海鸥飞处彩云飞”“烟雨朦胧”,,,,,,还有一本书“窗外”在当时说是有些“黄”是禁书,本来没那么夸张,恰逢我们也该到青春期了,热血沸腾的跟啥一样,非搞到一本不可,我于是就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些宛若清秀,情意缠绵的,爱恨交加的故事章节,后来阅读了一些诗歌,大多是徐志摩,三毛,席慕蓉,汪国真,张爱玲,北岛等的作品,原来诗歌和散文有如此的好作品。慢慢的我从阅读到喜爱,直至我自己在深夜里趴在桌子上连描代写的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那一年我18岁,后来阅读了“延河”“小说月刊”“美文”“读者”。
94年的时候,一次在新华书店购买“最后一个匈奴”的时候,遇见了我省著名作家“高建群”虽然只是不到十分钟的交谈,但是对于我以后的写作起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那个时候,我阅读了“陕军东征”的几部作品《白鹿原》《八里情仇》《最后一个匈奴》《废都》《热爱命运》加之较早些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想做为一个文艺青年没有看这些作品是没有发言权的。
热爱文学,喜欢创作,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样的年代,只要内心深处充满对生活的挚爱,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让人生精彩,做一个文艺青年何尝不可!
咸鱼写手 百里秦川
2012.05.30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