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7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西咸新区现最大秦汉渭桥 将有利于研究秦咸阳

0 / 72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6

主题

85

回帖

937

积分

四级

积分
937
发表于 2012-5-26 0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和腾讯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e0dcc3266e2c24c0b7e81758d00b6412.jpg
木桩竖立在沙壕中
e52a74253acb4a0e6ba4c5a830468a4f.jpg
木桩的根部呈尖状,可更好扎入土中
  今年4月中旬,根据群众线索,在西安北三环外西席村、高庙村北农田中两处挖沙坑内发现两座暴露出的秦汉古桥。
  
  经考古专家初步确认,两座古桥遗迹均为秦汉时期,分别正对汉长安城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和汉长安城北墙东端城门洛城门,被称作“厨城门桥”、“洛城门桥”,是迄今为止所见规模最大的秦汉古桥。
  
  沙坑中现规模宏大的古桥遗迹
  
  两座古桥重见天日缘于当地村民的挖沙行为。因附近村民挖取表面土层是用机械施工,导致暴露于沙层面的古桥桥桩顶端均遭到机械碾压,桥桩顶部原状遭到严重破坏,且古桥西侧也遭到严重破坏。为示区别,考古专家将两桥分别称为“厨城门桥”和“洛城门桥”。
  
  其中,厨城门桥为南北向,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六村堡街道西席村北,正南1200米左右为汉长安城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正北380米左右为已建成的高铁附属建筑,西北6800米左右为咸阳宫一号、二号遗址。厨城门二号桥,位于厨城门桥西200米左右沙坑中。
  
  经测量,在挖沙坑范围内暴露、破坏的厨城门桥,东西宽18.4米,南北长63米左右。从散落堆置桥桩看,桥桩残长约6.2~8.8米,周长约1~1.47米,这些桥桩一般都是将原木的下端削为长约1米左右的三角锥形,而向上则保持原木形状而成。
  
  该桥附近采集到细密绳纹、粗绳纹瓦片、素面半瓦当等建筑材料。
  
  洛城门桥位于厨城门桥向东约1700米处,南北向,位于未央区汉城街道高庙村北,地处北三环北侧200米左右,正南750米左右为西汉都城长安城北墙东侧城门洛城门,正北440米左右为已建成的高铁附属建筑,直北3500米左右为今渭河的南岸大堤。桥桩附近沙层中,采集到较多汉代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此外附近还有大型U形铁构件。
  
  是秦汉时跨渭河的重要枢纽
  
  根据采集到的桥桩等建筑材料以及木桥的位置,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厨城门桥可能始建于秦代,是沟通渭北咸阳宫、渭南兴乐宫(汉长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到汉代为中渭桥,是由汉长安城向北的最重要桥梁。而从位置推测,洛城门桥可能即是文献所载汉景帝所修通向阳陵的渭桥。
  
  考古专家说,由于汉长安城西侧、南侧存在着以建章宫等宫观为核心并有墙垣围护的上林苑,致使长安城的对外交通被迫形成了东、北两向为主的交通格局,因此位于汉长安城北侧的渭桥,就成为长安城北向、西向交通的第一关键。如汉文帝入京继位大统、南匈奴单于归顺入京等重要大事均发生于渭桥之上,这也使渭桥在具有无可替代的交通地位外,同时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含义,在较长时间内于文化史上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介绍,这两座古桥是迄今为止规模所见最大的秦汉古桥,其规格巨大,横跨渭河,对秦汉考古学、秦汉交通史、中国古代桥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的发现,不仅是汉长安城周边地区秦汉路网、水网系统寻找、确定的重要收获,而且将极大推进相关路网、水网的寻找确定,对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秦汉都城交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文献记载,渭桥之畔有渭桥宫或渭桥观,两桥也为渭桥宫或渭桥观的寻找,提供了确切地标,并为确定秦汉时期渭河河道南岸提供确切资料。
  
  此外,它们对渭河发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更可根据文献记载,为秦咸阳城南界的确定提供重要线索,对秦咸阳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并为若干与渭桥有关的典故、事迹,找到确切的“原生地”。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将继续寻找确认古桥南北两端,以确定古桥保存长度,并探寻渭桥南岸的相关建筑遗存。
  
  本报记者李治燕杨德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