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7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检验报告写错患者名字 医院称工作失误并道歉

1 / 49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6

主题

85

回帖

937

积分

四级

积分
937
发表于 2012-5-25 0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和腾讯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13f60195ccc7c1ccae37d8de1b2ec722.jpg
病历中原本张女士的血常规检验单写的是别人的姓实习记者熊戈措摄
  本报讯(记者李媛)23日上午,市民张女士前往兴平市人民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回家后仍觉不适的张女士无意间翻开病历,却发现检验报告单上不是自己的名字。昨日,张女士再次前往该医院,工作人员承认工作失误,检测单上写错名字,并当面向张女士致歉。
  
  连日来,兴平市万址坊村村民张女士头疼难耐,经常还伴有反胃的症状。“以前劳累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症状,都是在小诊所里看的,这次准备去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张女士说。
  
  23日上午8时许,张女士在兴平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血液常规检查。化验室采血,等待了近40分钟的张女士拿到了血常规检验报告。“当时我也看不懂上面的指标,就直接将医护人员已经粘贴在病历上的报告单交给了大夫。”张女士说,大夫从报告单上得出一切正常的结果,“但我总觉得头疼不舒服,要求大夫能开药缓解症状”。
  
  在张女士的坚持下,医生根据症状给她开了几盒药。当日下午,张女士在家中服完药后躺在床上,随手拿起病历翻看,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报告单上竟然不是她的名字,而且年龄也不相符。记者在张女士家中看到,报告单上姓名处写了一个“韩”,32岁,而张女士病例封面上写着“张某某”,38岁。
  
  张女士说,她觉得很不可思议,一直都觉得头晕,医生却说正常。“幸好这张单子没事,那要是其他病症,医生开错了药,后果不堪设想。”昨日下午,张女士再次来到该家医院,向院办反映情况。检验科负责人卢玉得知情况后,对当日检测记录进行了核查。“根据单号查询,这张单据确实是张女士的,可能是当时检测的人比较多,医护人员疏忽填错了名字,是我们的失误。”卢玉当即向张女士道歉,并表示可以为张女士免费检测一次。
  
  最终,张女士同意了院方提出的解决方案,愿意再次检测。“反正也没啥大影响,能接受这样的处理意见,我希望医护人员以后在工作上都多上个心,毕竟都关系到生命健康,哪个环节都不敢出现问题。”张女士说。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从张女士处获悉,第二次的检测结果同第一次有轻微相异,但属于正常范围。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一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12-6-3 0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文凭找华泰教育,买文凭到华泰教育QQ961886195,内部操作,有学籍档案,可以学信网查询验证。文凭,在古代是指官府发给的证明文书。在如今的社会,用它来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凭虽然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文凭于能力对等,文凭也不等同于文化。可是社会上却由于把文凭看的过重,而出现了文凭主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凭造假方法。文凭主义是很多教育问题的由来。今天校园里所见到的各种令人担心的现象,不管是学生读死书、凡事只向分数看、老师为了的提高成绩而体罚学生,学校之间你死我活的升学竞争等等,好像都以文凭主义为罪魁祸首。社会价值观也因此被扭曲。好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文凭,就是社会上的淘汰者。本来中国的传统,看重读书的人,大部分家庭都重视子女的教育,这应该是可喜的现象,但现在却演变成了文凭主义。文凭主义不是教育本身的错,而是社会造成对“文凭”的误解。例如公务人员的任用、薪金制度,把文凭看得比年龄资历、能力表现都重要。这些制度一设计下去,就造成社会只想追求形式上的认同。社会也该提倡另一套价值观 ,凡是尽心尽力的社会一分子,不管是消防队员、艺术家、或者专心于某些工艺技术的人等,都能认真喜爱自己的工作,也受到社会尊重。社会要成为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才真正是文凭主义消失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