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城事

所属分类: 论坛 西咸城事

本版主题: 7779

今日更新: 0

咸阳新闻,西咸新闻、咸阳要闻、西咸要闻、今日咸阳、今日西咸、城市动态发布。
发布新主题

咸阳有个历史文化名村....“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0 / 23664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6874

主题

1654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管理员

积分
54254
发表于 2019-1-22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陕西关中腹地上有一个柏社村,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发展史。有人这样形容它:“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样描绘出的村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北端的新兴镇,始建于晋代,因历史上广植柏树而得名“柏社”。
柏社村蕴含着古老地居文化基因。它拥有的二百多个地坑式窑洞,展示出一种生土环境的分布状态和独树一帜的关中窑洞文化,从而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和“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01353pbauedue9kezbwze.jpg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这种窑洞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将四壁掏成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滴窑和普通农家院没区别,但是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101353daaxdxndxnuhfxvd.jpg
地坑窑院,这种建筑形态,已经有近四千年的历史,汉、唐、宋及以后的文献,都有记载,堪称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

在陕西淳化县、永寿县、旬邑县、彬县、长武县,地坑窑洞曾经分布十分广泛,居民多挖有下沉式井形四合院。
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村落,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目前,柏社村集中分布有211座院下沉式窑洞四合院,保存完好的有134院,村落毗邻浊峪河、清峪河、嵯峨山,气候温和,空气清新。
101352kw88917ukxgykz87.jpg
村落周边为典型的关中北部台塬田园自然景象。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微风荡漾下一切显得那么的静谧、古朴而又美好,令人陶醉。

徜徉在绿荫小路上,走向另外一处地窑,远远地看到地面四周那用灰瓦筑成的约1米高的围栏,方方正正的,像一个天井。向下望去院落里整齐干净,中央是一个小花园,四周是几口窑洞,院子中那棵高大的桐树在阳光下静静地矗立着。

生土建筑博物馆,神奇建造艺术
101351wcyh54u0hd2i7gq5.jpg
地窑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
地坑窑的天井长宽大约10米左右、深约7~8米。窑顶四周长满杂树、蒿草,不走到跟前根本发现不了住有人家,坑底院中多栽有三两棵树木,远处看见这些树冠就可以知道是一户地窑院。

在坑内四周开凿窑洞,其中有一孔留作门洞,设有斜坡形通道升上地面。窑院内各个窑洞呈拱形。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便可以进入院子里,像进入神秘地道的一次探险。窑顶上的地面夯实,并向外有倾斜之小坡,这样下雨时地上不积水,可保护窑洞。地坑窑院中要挖一口深约10米的渗井,井口上缩小成一小孔,比地面略低,用来收存坑院之雨水,这种井称为窖。

各窑分为主窑、副窑、厨窑、牲口窑、粮窑、柴草窑、门通道窑等各种功能的窑。各窑方位不同,主窑为长辈居住,其余排资论辈所用。
窑洞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地坑窑的好处是冬暖夏凉,建造造简费用低廉。但是居于地下会给日常居住和行动带来不便。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