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成山,几乎快把这条路阻断本报记者马超摄 在柳仓街与中华西路对接的地方,有一坐“垃圾山”,东西方向绵延数千米,南北跨度数百米。附近的居民称每晚伴着拉土车的轰鸣,“一层垃圾一层土垫着垫着堆成了山”。
垃圾山绵延千米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在柳仓街二水厂附近有一个垃圾山,严重污染环境并且侵占公共用地,拉土车倾倒的土掺杂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已有几人高了。
昨日,记者在渭阳西路柳仓街尽头,找到了这座垃圾山,土堆掺杂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远远望去,垃圾山东西方向绵延开去,足有数千米长,横跨于柳仓街和中华西路间。
在路标上看到,垃圾山的地方是将要修建的劳动路。
一条约4米宽的土路嵌在“土山”中,贯穿南北,被碾压的坑洼不平。骑自行车的人要挑路走,有的干脆下来推着车子步行;1.0排量的铃木车也得沿着路边缓慢前进,生怕蹭了底盘。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骑自行车载着小孙子途经时,陷进了沙坑,人车都倒了。
据附近居民反映,这座垃圾山已存一年有余,起初只有几处建筑垃圾,后来每晚都有车往这倾倒,周围居民图方便,生活垃圾也倾倒此处,“一层垃圾一层土垫着垫着堆成了山。”
记者发现,紧邻该路段的南北两侧,成熟居民小区不少于6个,施工楼盘不少于4个,对于每天途经此处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学、买菜的市民,这条百米长的土路成为出行的必经地。
经过此地的不少市民,对于常年无人管理的垃圾山路段怨声载道。
附近居住的李女士介绍说,“一到天热,这儿就是苍蝇蚊子满天飞,远处都能闻见臭味,环境十分恶劣。”
人力不够夜间倾倒垃圾难监管
在3月23日双创巩固提升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俊锋曾提到过劳动路垃圾乱倒问题。他在会上指出,不但有人倾倒建筑垃圾,而且有人在此地收费倒垃圾,在城市街道上形成专属的垃圾场,下一步将交由综合执法局进行查处。
昨日,从咸阳市综合执法局高新执法队了解到,该路段垃圾倾倒问题已有四五年的历史,曾经该路段还未开发,一部分垃圾就已经在这堆积。2011年柳仓街修建时,管委会曾出资将该路以东的垃圾运出,但劳动路迟迟未动工,新修的柳仓街又为拉土车提供了便捷,劳动路上的垃圾便愈堆愈多。
执法队由于管理时间和人手的问题,15个人只能监管白天里的倾倒问题,经常也值班到晚上八九点,但此处,夜间倾倒垃圾问题严重,监管有困难。
执法队呼吁,夜间垃圾乱倒问题,要靠市民共同管理,遇随意倾倒问题可拨打执法服务热线12319。
本报记者郑叶实习记者康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