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4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袁家村的老手艺“继承者”们,深度好文!

0 / 23671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92

主题

1020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管理员

哈乔来了。。。

积分
50789
QQ
发表于 2016-6-5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哈乔 于 16-6-5 17:57 编辑

175423oif6ifrgtitgywu1.jpg

编者按

在我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不少人民群众智慧凝练出的文化精华,它们包括文学、艺术、手艺等等。然而目前,许多传统的文化正在逐渐消亡。采访团来到礼泉县袁家村的时候,在这个村子里,竟然发现了十多位“身怀绝技”、拥有极具陕西特色的手艺的人。手工挂面、木版年画、礼泉烙面……他们继承着从古时候传下来的技艺,并担负着将其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或为了发展而思考,或为了传承而担忧。为此,记者走进他们每一个的身边,记录下这些有待传承的手艺和它们的继承者们。

挂面艺人鲁续印


在袁家村的小吃街里,鲁续印老先生正在完成制作挂面的最后一道工序“晾面”,不少游客围拢过来拍照。

说起制作挂面的手艺,鲁续印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艺流程,首先要选择品质良好的小麦,按照固定比例和好面,将面切成条搓细,然后放入盆中省面两小时,将这道工序反复三遍,面条才算做好了一半,“一般在凌晨4点左右让面上竹竿”,在竹竿上固定好之后,要将面条拉长,再省,这道工序将耗费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最后就是将拉好的面条挂到户外晾晒,直至面条变硬,这挂面就算做成了。

175425yhb0drh5ypmr5hdz.jpg

鲁续印将拉好的面条挂上架子开始晾晒


“挂面虽然细,但是因为和面的时候加了盐,所以并不怕自然断裂”,鲁续印一边晾晒着面条,一边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

“我作了20多年的面条了,是家里传下来的手艺,看到现在吃挂面的人越来越多,我就知道,这个手艺丢不了了”,鲁续印对挂面的未来并不担忧。

豆腐艺人卢志强


175426d463o6ez0eio0ey3.jpg
已经做好的成品豆腐摆放到了顾客前,除了外带,在店里还能吃到豆花、豆浆之类的豆制品。

“豆腐是个好东西,不光好吃,对人体也很有好处”,今年66岁的卢志强是袁家村一家豆腐店的老板,作为一家传统手工艺的豆腐店,卢志强靠着祖传下来的手艺,把豆腐的文化掺杂进去,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特色豆腐店。

改革开放后,50多岁的卢志强为了挣钱养家,从自己父亲的手里学来了当年做豆腐的手艺,之后便开了一家自己的豆腐店。

175427opad2xdupndhdeae.jpg

这是一锅刚熬制好的豆浆,卢志强根据经验给豆浆里点卤水


“那个时候都是靠石磨研磨豆子,然后盘一个灶,用大铁锅熬制豆浆”,通常在豆浆熬好之后,卢志强会分出一部分来制作豆花,按照不同的比例,分别用卤水(卢志强称之为“浆”)点制,然后将基本成型的豆腐,放到磨具之中包好布,再用大石块压制而成。

175428w0vvaz4vcdt8l1yt.jpg

卢志强正在打豆浆,因为需求量增大,传统的石磨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大概在2007年左右,我只有一间小店,每天都用自行车驮着做好的豆腐,在周围的村子里转着卖,一天大概卖60斤左右”,到了2008年,村里的状况开始有了好转,人流量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卢志强和村里协商扩大生产,引进了先进的加工机器,日产豆腐600余斤,“还是有点供不应求,因为我虽然引进了机器加工,但是铁锅熬至和纯天然的浆没有变,这是传统做豆腐的根本,所以豆腐的口味依然没变。”

“其实我最开始做这行是为了糊口”,但是现在,卢志强打算把传统手艺的老豆腐做好,让更多的人吃到地道纯正的老手艺。

织布艺人袁彩云


175430mp4fxm1f63mb99m3.jpg
纯手工纺线,织布,做出来的衣服现在已经很难在市面上见到了,然而在袁家村里,就有这样一户织布人家,他们从棉花到衣服,中间所有的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袁彩云老人是店里织布的主力,今年已经69岁的她在织布机上丝毫看不出是个上了年纪的人,“我12岁开始学纺线,18岁开始织布,都干了这么多年了”,在别人眼中复杂的纺线手艺,在袁彩云老人眼里就是小菜一碟。

作为一家纯手工的布料服装店,手工工序便显得尤其重要,“这一套流程相当麻烦,一共要72道工序才能完成”,通常,袁彩云老人会把棉花按照一定的量搓成条,按照棉花的纤维纹路,通过纺车带动抽线的穗子把棉花抽成棉线,将抽好的线分成股,按照一斤线,三两面的比例,把线泡入和好的面糊中揉搓,这就是传统手艺里最重要的“浆线”。

待棉线充分吸收后,挂好晾干,将表面的面糊搓掉,将浆好的线缠绕在筒子上,放到织布机上固定好,便可以开始织布了。

175431ggygdtqbgehtft2t.jpg
手工织布一天的产量非常低,据袁老介绍,就单纺线来说,一天只能纺4两的线,从棉花到织成布,需要9-1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成本较高,做的衣服就不好卖”,在袁彩云老人的眼中,纺线织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工作,更是融入自己生活里的老手艺。

打铁艺人郭春季


175433a110cm57atmw0cy0.jpg
铁匠和铁匠铺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遥远的名词,往往都是从电视或者小说中了解他们的,但是在袁家村里,有一户姓郭的铁匠,他是个好铁匠。

郭铁匠叫郭春季,今年64岁,他从18岁就开始了自己的打铁生涯,“当时家里兄弟多,需要有人去干一个能养家的职业”,郭春季认为他自己也比较能吃苦,便选择了铁匠这个职业。

175434c0iu96010q9ez0f1.jpg
谈到打铁的具体流程,并不善言谈的郭春季便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打不同的东西,用的材料就不相同,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到温度高达1000多度的火中,3-5分钟就可以打造了,“打铁的过程很累人,要不停的敲打,还要注意回炉过火”,仅仅打一把菜刀,郭铁匠便要回7次炉。

175435zmer5s2y6kac4m22.jpg
“铁匠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一个职业,村里人拿的都是你们打出来的东西,感觉很兴奋的”,郭春季撩起袖子给我们看他的胳膊,因为不小心造成的伤布满了整个胳膊。

175437k4fnpkk4p2fek2ne.jpg
现在铁匠没出路了,因为是个苦力气活,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容易弄坏衣服,而且不挣钱,郭春季现在正带着自己唯一的徒弟打造日用品,他们打算做一套兵器出来。

烙面艺人赵仕亮


175438hez2c9caai0v3y2z.jpg

首先要在锅上把面饼摊好


“在礼泉不吃上一口烙面,就等于没有到过礼泉”,作为礼泉颇具代表性的食品,烙面一直都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在袁家村一家经营烙面的门店中,店老板赵仕亮告诉记者,要制作烙面,和面非常的关键,首先将面粉和好之后,要逐渐加水揉面,让面把水吸干,达到不粘手,不沾盆的效果,将这个过程重复30-50次,把面调成糊状,然后在锅中将其摊成饼,用布包好,再用石头压一晚上,便可成型。

175440s50pbvby5098f0no.jpg

吃的时候用热汤冲泡即可


相传在商末周初,武王伐纣,路过礼泉时,因见到烙面携带方便,食用快捷,便将其列入行军的军用伙食之一,从此烙面在礼泉一代名声大噪,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烙面不能煮,热汤冲泡即可使用”,在赵仕亮看来,烙面在礼泉地区有着极高的地位,是农村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给客人吃的上席。

风箱音乐艺人董天凯


175442xfleew66zl1krffl.jpg
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头戴瓜皮小帽的董天凯老人,正有节奏的拉动着烧火的风箱,并跟随者音乐有节奏的摆动着身体,炉膛内的火苗随着他手中风箱的拉动,一闪一闪的跳跃着。

175443hgyhh7hh56k2r9wr.jpg
说起“风箱音乐”,估计知道的人并不多,就是伴随着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演奏者以风箱代替鼓点,有节奏的拉动风箱,发出“砰、砰”声,并佐以炉膛火苗的跳跃变化,好似火膛茶炉前的音乐DJ。

175445cnz9pu9nzzn1x9e9.jpg
“我是2011年才创立的这个演奏方法”,68岁的董天凯是“风箱音乐”的开创者,2011年,他在某茶楼工作,因为整天要拉着风箱独自面对一排排烧好的茶壶,便自然而然的跟着茶楼音乐的节奏拉起风箱,久而久之,他便喜欢上了自己的这个“发明”。

现在的董天凯每天在袁家村一茶楼里表演自己的“风箱音乐”,还收了几个徒弟,打算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并希望年轻人能够多创新。

绘画艺人王荟懿


175446m0p50rrep1okplm9.jpg

他称自己的画法叫“混彩画法”,他打算创作一系列这样的作品


在众多传统的老手艺中,一个印象派的画家也在这里追寻着自己的艺术,他叫王荟懿。

在袁家村一条现代艺术的街区,王荟懿的画室就在其中,“我的画法其实确切的来说应该叫混彩画法”,因为这条街的人流量较少,所以画室显得很冷清,王荟懿用了一早上的时间,把自己店门口的地板创作了一番。

175453b2negahx5geh5jj9.jpg

王荟懿在店门口进行“现实与虚幻”的创作


“我认为我的视觉艺术也可以算是传统的手艺,因为人的感官主要是看”,对于艺术的理解,王荟懿认为不同的表现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偏差,但这种偏差反而丰富了艺术的本身,虽然不一定适应于每个人的口味,但是这本身就是个人喜好的事情,无法强求。

在这里开店,王荟懿的目的是能够培养艺术的消费群体,因此他会给每个进店的游客普及艺术的概念,创作一些大众欣赏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艺术。

木板年画艺人邓耀东


175457mf55032cl2r0pvec.jpg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过年给墙上贴年画的习惯也渐渐消失,可以说,年画已经逐渐的淡出了大家的视野,然而在袁家村的一间小店中,72岁的邓耀东老人正在制作着一幅幅的木板年画。

说起木板年画,就是将一幅画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木板雕刻出来,作画时,在不同的板上涂抹不同颜色的颜料,再将所有模板印在同一张纸上而产生的画面,叫做木板年画,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刻板印刷技术。

175459w9ueue4y27bfe44e.jpg
“我不会刻板,这是有专门的手艺人雕刻的”,邓耀东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的目的就是向大家展示木板年画最后一个制作流程,向大家讲解什么是木板年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手艺,更多的去接受这门传统的艺术。

平时闲暇的时候,邓老除了制作年画外,还喜欢练练书法,不过他写得并不是普通的书法,而是反着写字,“因为刻板就是要反着刻,在纸上看到的才是正面的。”

剪纸艺人孟庆玲


175502i1w22twt1m2t1wkh.jpg
一幅幅精妙的剪纸将袁家村中这间普通的小店装扮的异常美丽,60多岁的孟庆玲老人此刻正坐在店门口的一张小桌旁,完成着一个窗花的创作。

说起剪纸,大家并不陌生,结婚时门口贴的喜字,过年窗户上的窗花,都属于剪纸的范畴,但是除去这些常见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作品外,孟庆玲老人自己设计和创作的剪纸,却是别具一格的。

从小学2年级就开始学习剪纸的孟庆玲,到今年已经有50多个年头了,“我就是爱好这个东西,想把这个做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说起自己满意的作品,孟庆玲表示,挂在店中展示的作品并不算太好的,有几幅十多米长的作品没有在这里展示,其中有的作品花费了她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做好。

175505h8ay7ycdygdhsuyc.jpg
“我现在在这里开店,并不是为了卖东西挣钱,而是为了传承”,在孟庆玲看来,剪纸这门手艺已经被列为世界级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中,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应该好好的发扬光大,“我母亲曾经有着非常优秀的剪纸手艺,但是因为个人文化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我觉得非常的可惜”,孟庆玲在开店期间,凡是喜欢剪纸的人来到她的店中,她都会免费传授手艺,同时她还开设培训班,先后向2000余人传授剪纸手艺。

“我只是不希望那么好的东西传没了,仅此而已。”

铜器艺人潘宏


175507jhchufhaxhestt7n.jpg

潘宏正在打磨一件铜器


“当初是父辈传下来的手艺,不学也不行”,46岁的潘宏是一个铜匠,店里摆满了他亲手制作的各种铜器。

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磨一个铜碗,这是一件还没完成的作品。潘宏当初并不是很愿意接手父亲的手艺,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拗过家人,开始了自己的铜匠生涯。

“干这个很吃力,也比较繁琐,是个苦差事”,说起制作的流程,潘宏告诉记者,要想做好一件铜器,首先要把铜熔成铜水,然后灌入雕刻好的模具,待作品基本成型之后,固定到木车床上开始打磨,之后还要进行回炉,“因为铜同比较硬,至少要回四次炉才算完成,一般做好一件成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175510pjnydvj6dh0t6tsv.jpg

这是潘宏制作的按比例缩小的“四羊方尊”


“别看就是一个简单的铸模,失败率非常高,因为在石膏模子上雕刻非常难,很容易坏,而且经常性因为铜水里有杂质,所以出来的作品花纹不全,这就是报废品”,潘宏向我们展示了他伤痕累累的胳膊,“受伤都是常有的事。”

说道传承,潘宏现在有一个徒弟,但是他还是很担忧这个手艺会失传,“很多年轻人来觉得这些东西很好玩,想学,但往往都是一两天就走了,吃不了苦”,潘宏打算好好教导自己的徒弟,把这门手艺发扬下去。

在咸阳这些“守艺人”的背后
是专注、坚持·、对生活的热忱
如此浮躁的线下无比迫切需要的他们
向这些老手艺人致敬!!!
我是忠实的小鱼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