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6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陕西全省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超390万人

3 / 6965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09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七级

游山玩水新生活,现代的咸鱼理念

积分
26774
QQ
发表于 2012-1-15 16: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372d8a1dc107c4d2b57.jpg

新生代农民工古城找工作。 记者 张波 摄
  “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只做城市的过客,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我们有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昨日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李豫琦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帮他们真正融入城市。
  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一半以上
  “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李豫琦代表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35岁以下,来到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暂居半年以上,未取得工作地城市户籍或居住证的农村户籍的青年人。  据悉,作为劳务输出大省,陕西2009年全省农民工总数有642.9万人,其中68.8%跨省务工,200多万人在省内务工。全省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超过390万人, 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66%。
  西安市是全省新生代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全省200多万省内务工者中,西安市占了一半。  据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3月统计,西安市农民工总数约为103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一半以上。
  特点
  对精神文化渴求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比老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李豫琦代表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就业观念、生活方式选择上差异较大。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乡土社会的痕迹有所改变,穿着打扮与城里孩子无异,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更加趋向于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他们个体意识较强,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使他们眼界大开,需求层次也水涨船高,由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需求转变。  渴望融入城市不再只想赚钱就回老家
  “他们的父辈打工挣钱后仍然会回到农村,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目的不再只是赚钱就回老家。”李豫琦说,新生代农民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命运的转变,他们试图离开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但由于主观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制约,客观上为他们提供的文化设施相对贫乏,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层次还较低。
  建议
  设立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  “文化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李豫琦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能否从根本上完成市民化的转变,精神文化生活将起着最终的主导性作用。
  “关键是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李豫琦建议,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逐步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社会保障体系。  吸引农民参与社区活动
  如何消除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隔膜?李豫琦代表建议,城市社区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周末广场音乐会、周末剧场演出,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并将年轻人喜欢的流动演出、流动电影等形式送到新生代农民工身边,改变农民工文化交往的封闭性,促进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向农民工开放
  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用工企业开展心理辅导、婚恋指导、文化培训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服务。城市公益文化场馆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使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李豫琦代表还提出,西安应努力改变目前城市文化设施存在的不均衡性,“例如,西安市公益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南郊和市内繁华地带,而在农民工居住较多的东郊西郊,这一区域就难以找到适合他们需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调研  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圈还是老乡  “新生代农民工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获悉,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文化需要以及文化权利方面的困境,共青团陕西省委近期专门组织专题课题组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圈还局限在农民工群体,最常参加的活动是老乡会、同学会,往往形成了“城市中的村庄”。  ■城里的收入  西安市区48%新生代农民工  在1200~1600元之间  新生代农民工已具备一定文化消费能力。根据958个调查样本显示,陕西省有半数以上(55%)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在800~1600元之间,在西安市区有48%的受访者的月收入在1200~1600元之间,甚至有22%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600~2400元之间。  ■城里的朋友  社交圈主要还是农民工  由于离乡背井,使新生代农民工不能与家人、亲戚、朋友经常进行面对面的亲情互动,在情感方面缺乏宣泄机会与场所,精神生活单调和孤独。超过五分之一者没时间照顾子女。调研发现,在非农民工中,没有时间照顾陪伴子女的仅占6%。而全省与子女一起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23%没有时间照顾陪伴子女。在西安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个数字则达到16%。  虽然居住城市,但他们和市民却难以互动,缺乏与城市居民在思想和文化上的有效交流和融合。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圈子主要是农民工群体内部,经常参加的活动是老乡会、同学会,往往形成了“城市中的村庄”和“城市中的老乡”。  ■城里的生活  最常去的文化场所是网吧  回家探亲和与朋友聊天成为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节假日最主要的事情。在节假日“回家探亲”和“与朋友聊天”两件事,占到陕西省受访者总数的63.9%和33.1%。  全省有60%的新生代农民工经常上网,西安市区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个数字占到80%,明显高于全省比例,这与大都市网络文化的发达和便利有很大关系。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最常去的文化场所是网吧,主要上网做三项事情:看新闻消息、与熟悉的朋友聊天和看电影电视剧。  ■城里的文化消费  24%新生代农民工文娱消费为0元  李豫琦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旺盛,但由于文化素质和收入的普遍低下,精神文化需求层次较低。在团省委组织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中,全省有24%的受访者每月在文体娱乐方面消费为0元,近三分之二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文体娱乐方面没有支付任何金额或者消费极低。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围绕生活经常接触到的手机、网络、书报等进行文化消费。主要支出依次为手机话费、上网和购买书报杂志。八成农民工的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72

主题

2898

回帖

3082

积分

五级

积分
3082
发表于 2012-1-15 22: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s:260]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14

主题

7975

回帖

6048

积分

六级

青春的故事里,谁是过客,谁是定格。

积分
6048
发表于 2012-1-16 1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代农民工???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