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渭阳西路的绿色长廊让人倍感凉爽 本报记者 窦翊明 摄
“你看,从远处看是不是很像小森林啊。”指着对面成排的梧桐树,高先生笑着说。在渭阳西路住了20多年的他对位于中华什字渭阳西路北侧的人行道很称赞,不仅因为“郁郁葱葱很凉快”,而且他和这条路一起走过20多年。
沿着彩虹路向南走,到中华什字路口,转身就能看到在什字北口的两边人行道上是两排梧桐树。放眼望过去,直径约80厘米、高近20米的梧桐树枝遮挡成的树荫已覆盖整个人行道,郁郁葱葱。
这是渭阳西路北侧的人行道,这条路的行人很少,但凡有行人,都会走在这条人行道上,宽近4米,梧桐两边各自种着冬青树,并蔓延至东西两个方向,从远处看真如同一条林荫路。
在63岁的高先生眼中,这条人行道不仅是林荫路,更是“一片小森林”。
从乾县来咸阳市已经20多年,并且一开始就住在位于渭阳西路西边一处小区内,习惯乘坐11路公交车外出,现在让他感到最悠闲的是每天下午带着3岁的小孙女在小区对面的这条人行道散步,他还认为比起其它人行道,这里多了几分特色,“别的人行道是单排树,这块是双排梧桐,而且里侧就是彩虹的厂区,虽然围着栏杆,但里面的花草依然能看到,从远处还真的以为是小森林呢。”高先生说。而每隔一段路就有凳子让他下午散步时更惬意。
正值盛夏,走在这条林荫路最先的感受是“绿色”,其次是从树上传来的阵阵知了声,如果不看旁边的路面和飞驰而过的公交车,会以为走在一片“梧桐林”里。
因为两边的梧桐树枝修剪得都向里侧生长,所以两边树枝各自交叉,形成伞状。
地处路段清静,这里的行人很少,但对于这片的人行道都认为很有“味道”。
张女士家住彩虹老区,每天要从这条林荫路走两次,作为土生土长的咸阳人,56岁的她评价“这是咸阳的一把老伞。”
据她讲,等到秋天,发黄的梧桐叶大片飘落,从此经过,“孩子都喜欢踩着树叶走,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她笑着说。
本报记者畅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