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 天涯神人对陕西发展的预测 [复制链接]
二十、陕西:
1、陕西过去几年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陕北关中陕南的变化都可圈可点,大西安的建设也很有起色,原来贫困的不少县市也逐渐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也在逐渐转好。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陕西辉煌的历史使全球华人对陕西的要求远远不是脱贫致富这么简单,甚至现代化一词还不能满足我们对陕西复兴对长安复兴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是很多陕西本地人无法理解的。可以这样说,没有陕西的复兴,没有大长安的复兴,我们百年之后无法面对我们的祖先,也无法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做出交代,更谈不上什么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类的话语。可以这样说,海外华人的长安情节比北京情节要强烈一百倍。
2、从经济层面看,毫无疑问,榆林是陕西最富裕的城市,其次是延安。十年后这两个陕北城市的人均GDP甚至会超过浙江,这是很多南方人都不敢相信的,甚至认为我在放屁,因为他们还以为陕北人现在还都住窑洞,呵呵。。。。。其实陕北的发展速度现在远超过当年的深圳。但是,油气资源不能永远保持榆延的经济竞争力,必须要留后路,下游产业要大力发展。还有,趁现在有钱,多高绿化。现在的陕北,绿化得很不错,再加油,十年后会变成大公园的。如果机遇好,陕北能发展成中国的科威特。
3、陕北的延安和榆林,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已经定性为重化工发展基地,环境条件是每况愈下了榆林现在确实很有钱,但有钱的是那些有资源的县市,比如神木,都进入全国百强了,靠的是资源。但没钱的县市很多啊,比如佳县清涧。榆林没有很好的农业工业基础,等资源枯竭的时候榆林的发展必须要提前考虑。陕西北部确实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从长期看,应该对外移民。当然,从短期看,有资源总比没有资源好。现在陕北的很多县都是靠资源起家的,以后的问题会很严重。可是这个世界上的好地方都让白人占据了,没有办法呀。
4、陕南三市,汉中条件最好,但经济也一般,原本陕西第二大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已严重边缘化。商洛和安康还没有脱贫。但这里生态很好,有点象奥地利。干脆多建立几个国家森林公园,搞搞绿色产业,对丹江口的水资源保护也有好处。发展些秘密军工企业也可以,作为医疗养老基地也是绝好选择,西安的那么多高校也可以迁移些过来。陕西以前是中国生态较好的地区,以后也会是。因为陕西其实就是中部,不是什么西部省份。陕南当初是川地,划给陕西有政治考虑,因为军事上也从成都军区划到了兰州军区,有利于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但是在经济上,陕南又没有完全融入西北,因此现在是全省最穷的地方。
5、西安要改名为长安,首都的部分职能都要迁过去。现在有人在研究双首都制,中央办公机构60%在北京,40%在长安,立法和司法机构迁到长安,北京是行政首都。个人认为很有可能,但现在还是低调研究阶段。毕竟这不是迁都,是首都职能分散化。西安应该把咸阳合并改为长安,市区发展方向可学习日本的京都,环境第一,城市建设要有古都风格,别搞成那个芙蓉园一样不伦不类;西安军工科教绝对是优势,但市场化不够,全盘照搬南方模式绝对不行,应该走德国式的军工改造之路;还有,西安思想观念更新必须加快,不然真的会变成废都。西安农村的发展还是大规模机械化,关中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
6、中国过去30年沿海经济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与沿海便利的海运条件有必然的关系,海运除了带动贸易的增长外,也方便了来料加工,低端的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这些条件是陕西所不具备的。在目前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下,发展内需是当务之急,从外贸型向扩大内需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陕西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电气等,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物流条件,还要改进政府职能响应为向内需型经济发展做准备。陕西有全国为数众多的高校,数量众多的军工企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由高校培养人才,开发科研;由军工企业提供技术,西安大可以向高新技术方面发展。同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7、陕南GDP前景不如陕北,未来十年还是如此,但环境比较适宜居住,空气和水都很好。宝鸡过去几年的发展颇有亮点,铜川太小,应该把黄陵要过来,那可是快旅游业肥肉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市场化产业化还太低,有点名不副实。渭南本来是好地方,多好的黄河滩啊,可惜被三门峡水库连累了,现在还不富裕。韩城在谓南算可以的,但光靠花椒也富裕不了,还不如河对面.再出个司马迁吧。
8、在即将到来的又一个十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与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三角鼎力,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西咸新区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承载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任,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资源深加工以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在前四极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如果一切顺利,大西安地区将和大沈阳地区竞争中国经济第五极。
9、总体上说,陕西经济具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基础坚实等有利条件,西部大开发前十年,为陕西经济奠定了基础。但是陕西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当前陕西经济主要靠石油、煤化工、有色等资源支撑,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偏重于能源化工,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陕西可以考虑从新能源、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10、陕西是中华帝国的发源地,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极其卓越。陕西的复兴可以看成是中华古文明与现代化接轨的成功,这个意义比单纯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我们现在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后要讲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象陕西这样的历史文化大省,3700万人口,应该要有自己的模式。全世界内陆国家发展好的只有瑞士奥地利这些小国,都和陕西差别太大。毛子的新西伯利亚也许可以让西安借鉴一下,但差别还是显而易见。因此陕西的路还要探索几年。我们期待的陕西,应该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因为世界的每一名华人都有那永不褪色的长安情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