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专门拍照片,无图,请谅解,但确是真人真事。
我所居住的小区的门口,每天一早,都会看到那个卖包子的小贩。他又矮又瘦,留着平头,大约有30多岁的样子。小区里的人来来往往的很多,很少有人注意他。除非那些顺手买些早点的人,在这里止住匆匆的脚步,做短暂的停留。
我孩子有时候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给孩子一些钱,让他在小区门口买些包子和牛奶。一天,我家孩子放学回来,带着几分敬意说:“小区门口的那个人很会做生意。”我问为什么,孩子说:“他不用手接钱,让我们直接把钱放到钱箱子里。找零钱的时候,也让我们自己从钱箱子里找。”
从孩子的话里,我听出了两点:首先,这个小贩为了顾客的卫生考虑,不直接用手摸钱。因为钱是公共流通品,在很多人手上转来转去,肯定不干净;最重要的是,他让顾客自己到钱箱子里找零钱,体现了对顾客的充分尊重。尤其是对那些七八岁、十多岁的孩子来说,能够得到这样的尊重,可以说非常不容易。就是这样小小的举动,足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一些美好的种子,对他们学会尊重别人,也非常难得。我想,孩子从这个普通商贩身上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从某些老师那里学来的,要重要得多。
从此,我对这个卖包子的小贩多了几分注意,有时候,也去他那里买一些早点。这个小贩穿的虽然朴素,但很干净,系着雪白的围裙,一个人低着头忙碌。他说话非常和气,甚至带着几分谦卑。正像我家孩子所说的,他从来不用手去接钞票,而是让顾客直接放到一个用硬纸壳糊的简易的钱箱子里。当我需要自己找零钱的时候,他并不是盯着干,故意把头扭向别处。
这个小贩的生意很不错,在他的摊位周围,经常围着不少顾客。偶尔的时候,我会看到一个妇女站在他身边帮忙。个头和他差不多,也是很瘦的样子,这个人应该是他的妻子。每次从小区门口路过,看到他的摊位的时候,我都要远远地投过去敬佩的眼光。
一天清晨,我起得早一些,到小区门口去买早点,因为没有其他顾客,小伙子不是那么忙。他一边灵巧地把鸡蛋在滚热的铁板上摊匀,一边和我闲聊上几句。
我以前,始终认为他对自己的生意很满足。没想提到自己的生活,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就这么一个劲儿地忙碌,也没有个盼头!”
他的意思是,看不到生活的亮光,这远远地出乎我的意料。小伙子说,他的妻子也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就是靠摆摊挣钱。收入虽然也算可以,但“辛苦不说,关键的是走到哪里,不管办什么事儿,人家瞧不起呀!”
在一阵沉默中,伴随着吱吱的冒着水蒸气的包子做好了。我和他没有继续深谈下去,我也不知道,在这个小伙子的经历中,遭遇了社会上的哪些事情,让他的心灵受到如此严重的挫伤?
我在心里悄悄地对他说:“并不单单是这样啊!也许你看到了一些人对你的白眼,但还有很多你看不到的,那就是一些成人和孩子们对你的深深的敬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