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7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推书】《穆斯林的葬礼》以爱之名,长存心中

19 / 83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发表于 2012-10-5 00: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涉水者 于 2012-10-5 00:05 编辑

这是我写的读书笔记,这是少数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好小说,值得一看,因为确实震撼人心{:soso_e142:}
                  
以情之名,长存心中

      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安拉,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在信仰之中。                                           ——葬礼祷辞
      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动荡的国家,一个穆斯林家族,一种固执的信仰,三代人沉浮的命运,一段关乎信仰与时代的悲剧。我没有权利评判这一切的对与错,我只是感谢,只能感受,感谢《穆斯林的葬礼》让我感受那个我不曾经历的年代,看到穆斯林真实的生活,在那种崇高的信仰印衬下,我觉得这其中的情意越发的浓,越发的真。
血脉
       亲情的另一个名字,叫血脉。这是缘分,是剪不断的丝丝缕缕,是逃不开的一生牵绊。在这个故事里,这条血脉连着奇珍斋的三代人,走过了六十年。当韩子奇跪在梁亦清身前,喊出那一声“师傅”时,我知道血液已经开始注入,情再也剪不断了;当那个繁星密布的夜晚,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回荡在小院中时,这条血脉必将延续下去,生生世世;当战争的硝烟散去,玉儿带着两岁的新月十年后再次回到奇珍斋时,这条血脉晃动了,它其中开始融入了恨。
       梁冰玉、梁君璧,这两个曾经相依为命的姐妹,在爱情面前,踌躇了。她愧疚,十年战乱,她成了姐姐丈夫的妻子;她不忍,这是她的妹妹,即使有错,也不能割舍的妹妹,何况她也曾受过苦。爱终究还是消融了恨意,冰玉走了,留下了年幼的新月,这是爱的种子,新的希望。
      我经常在想,什么才是最震撼人心的亲情,是十六年后读到妈妈信时,新月激动的泪水,还是姑妈终其一生,等待着丈夫和儿子的出现,盼望着奇迹的发生,亦或是沙特夫妇拥抱着儿子冰凉尸体时的失声痛哭,再或者是韩子奇书桌上厚厚的医术和长年发黑的眼睑……也许都是,又也许都不是。因为亲情不是物品,可以用一杆秤去衡量轻重,一把尺来丈量长度,它需要你去小心经营,细细感受,这是心的交换,无关其他。
       所以,即使看到新月,君璧会想到丈夫、妹妹的背叛和曾经无比艰难的十年,她还是小心呵护着这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给她雨露、阳光和爱,在她离开时,为她做完最后的典礼,为她祈祷,让她得以永生。而对于新月来说,她从未见过的亲生母亲,以另外的方式在奉献着母爱,而她,也懂,所以小心珍藏。这世上,亲情有着无数的表现形式,每一个都令人动容,就算曾经遭受过风雨,但是爱总是主旋律。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伟大的情谊,在这里,单纯的付出和获得都显得太过于苍白,我只知道,这是血脉的力量。
影行
      友情在这部小说中并不是主线,可是人存活在世上,那些兄弟情义,姐妹情深,也是足以让人走过最孤独难过的日子,感受陪伴的温暖。
       动荡年代,飘零和流离失所是人的常态,友情在此时显得不堪一击,可是韩子奇却幸运地遇到了沙特,这个讲信义,讲友情的英国商人。他不顾自身的安危,保护着韩子奇和他视作生命的那些玉器珍宝来到了自己的国家——本以为相对安全的英国。可是战争本就是无理的,他们怎么也没料到这里也不太平,生命同样岌岌可危。在灾难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情就更加弥足珍贵。沙特一家对韩子奇不离不弃,像亲人一样相互照料,共同熬过了这段噩梦般的日子。这一生,有这么个朋友懂你,知道你的命是这些玉器古玩,有这么一个朋友为你,帮你解决燃煤之急,有这么一个朋友和你共患难,经历一场憔悴,足矣。
       韩新月同样幸运,她不仅有两个总在惦记着她的好同学,还有一个亦亲人亦朋友的嫂嫂——陈淑彦。我总能在新月和淑彦身 上,看到我和我朋友的影子。很多时候,有些话不好和父母说,就会说给闺蜜。我想,当我们笑着闹着,说着悄悄话,那时的空气一定都是甜丝丝的。因为那些少女心事,记录了我们最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当然,只要是朋友,就一定有小吵小闹的时候,也一定会存在着不平衡的情绪,但是最终还是会和好,还是会好得像一个人一样,还是会骄傲地为另一个优秀的自己祝福。淑彦送新月上学的那一段我的眼眶红了,即使她心里很难过,可是却是由衷地为新月祝福,而在新月心里,这是两个人的梦想,她拥有两个人奋斗的力量。她们是闺蜜,是妯娌,是亲人,这些关系让她们似双生,花开两朵,同样娇艳。
心悸
       爱情是什么?没有过经历的人向往,经历过的人怀念,他们会给你无数个答案,也会迷茫地问你答案,至于爱情究竟是什么,谁也不能确定。
       穆斯林眼中真挚的爱情是什么,他们没有说出来,只是用生命在努力演绎着。梁君璧义无反顾地成为韩子奇的伴侣,从此,以韩太太的身份操持着这个家,为丈夫和儿女在奉献着,十年,她等到了丈夫的归来,韩子奇漂泊异乡十年,还是回到了家,回到了妻子身边,我相信,他们中间一定有爱,或许更多的是责任,但这也是爱情的一种诠释。
       玉儿曾遭遇过两段爱情的折磨,在战争面前,人的力量显得过于渺小,同在异乡的奇哥哥是她所有感情的寄托,也是她唯一愿意信任的人。在所有孤独感和飘零感袭来之时,他们结合了,带着在生命绝望之时对爱情的所有憧憬,因为所有其他的情感已经让他们麻木了,只有至高无上的爱情可以带来希望。这是两个灵魂的相依,是有着相同的经历的患难夫妇,他们,更能体会重生的不易。可是战争是残酷的,韩子奇面临着抉择,一生挚爱还是结发妻子。在这里,爱是放手,是玉儿转身离开小院的背影,她爱过了,所以不后悔,她爱过了,所以选择离开。
        小说所有的人物中,我最爱新月,她真的有着似新月一样最皎洁的光芒和最纯真的心灵。她美丽,聪明、上进,是韩子奇最疼爱的和最引以为傲的女儿,是生活中发光体一样的存在。在北大的校园里,她依然以乐观可亲的性格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可是命运就是让人惋惜,在年华最灿烂之时,新月猝然倒下。病魔让她不得不远离最向往的校园生活,远离最喜爱的班级,远离最热爱的翻译事业。就在身边的一切都崩塌之时,她迎来了爱情,给她无尽力量的楚老师的炙热的爱。我想,新月离开的时候一定是幸福的,她有着爱她的家人,即使亲生母亲不在身边,她还有楚老师,那个她愿以生命爱着的人。楚老师为死去的新月试坑,生离死别,何等悲伤。多年后,墓前萦绕着的梁祝,无比深情。死亡让这段爱情永恒,一场葬礼,却是楚雁潮心中的婚礼,这就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真爱,一生只有一个的爱人。
归根
       一条根,支撑着黄土地上的你我,是中国人身上的图腾。另一条根,是穆斯林心中升起的月亮,烙印终生。
      我不曾经历过那对于中国称得上是毁灭性的日子,不曾体会过那种近乎绝望的生命情态,所以我不知道在离开十年后回到家乡,看到依旧屹立不倒的家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寻根,归根,每一个异乡的中国人从未忘却过,何处是家,生我的地方才是家。带着这一份对土地的深情,对国家的眷恋,幸存的他们,已走向成功的他们,已安家立业的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甚至费尽一生来完成这样一个心愿,踏上祖国的土地。物理距离,时空阻隔,未曾斩断这一条生生不息的根,十年后又带着子奇迈向归途。这是一条无比坚固的根,它生长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永不凋零。
       原来,我只知道回回对一种肉很忌讳,喜欢头戴白帽,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名叫开斋节,其它一无所知。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信仰在穆斯林生命中的分量,从早到晚的礼拜,祈求生活的顺利和家人的平安,深入骨髓的信任,让他们拥有太多的顾及,一生坚守穆斯林的规则小心存活着,死后,但愿走向圣地麦加。也许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是一群孤苦无依的灵魂的彼此慰藉与温暖,以提供活下去的勇气与动力,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信仰,而命运的残酷,人性的脆弱,使人们甘于自欺,那是一种对未来天真的自信,而面对悲惨的现实,却只能通过信仰疗伤。宗教笼罩下的人物命运都有一种宿命的忧伤,在生命的路上,渐行渐远,愈发凄迷。

      可是我亦觉得,他们的灵魂是干净的,他们知道感恩,知道忏悔,知道生命的每一个恩赐都来之不易。我无权评判这一切的一切,只能感叹这信仰之根的伟大,合上双手,朝着麦加的方向深鞠一躬,愿所有的穆斯林都幸福平安。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不是一本充满悲剧绝望的书,我在其中更多看到了信仰的伟大,人们的虔诚和纵横交织的真挚的情谊,它教会我感动,教会我爱,教会我流泪。这一切的一切,以爱之名,长存心中。

————————-————————————————华丽丽的分割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0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附图书简介~转自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作 者:霍达 著
  出 版 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8-1
  字 数:527000
  版 次:1
  页 数:601
  印刷时间:2007-8-1
  I S B N :9787530208410
  包 装:精装
  所属分类:图书 >> 小说 >> 社会
  定价:¥36.00 [1]
  著名长篇小说,作者霍达。这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 ,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本书自出版以来,不断重印,畅销不衰,先后被列入北京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1994- 1997读书工程推荐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部分章节选入高中和大学语文教材。据香港《镜报》月刊1996年7月号报道,在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封面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完成于1987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 16、17期,《中国作家》1987年第6期转载,1988年由本社出版单行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
  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栏目两度全文播出本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许多地方电台又曾多次转播。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语、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一年的时间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
编辑本段
荣誉

  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
  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1992年由作者改编为上、下集电影剧本,香港康大影业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编辑本段
作品评价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  新版穆斯林的葬礼封面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作品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的纯真厚爱的感情,用欢快的字迹书写了楚老师和新月之间的师生之情和可歌可泣的师生恋情。故事最后的情节跌宕起伏,一些难以面对的事实层层呈现在了活人面前,让读者真实的感情都融进了作者的心血之中,感情高昂,悲壮。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试验!
  ——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词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与姐夫私奔。
  在伦敦奥利弗爱上了冰玉,但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伤心的情况下爱上了韩子奇,并生下私生女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母子俩,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私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私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学,当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
  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无量欢僖缘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3

主题

8400

回帖

1万

积分

七级

积分
15480
QQ
发表于 2012-10-5 1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优秀的小说是一个社会的浓缩。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1: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欢僖缘 发表于 2012-10-5 10:11
一部优秀的小说是一个社会的浓缩。

谢谢亲耐的斑竹[s:30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小意思 + 5 易卜拉欣 韩子奇 最后承认了他是汉族 文化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主题

175

回帖

1227

积分

五级

积分
1227
QQ
发表于 2012-10-6 1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门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309

回帖

314

积分

三级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2-10-6 1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很多话题,一旦出了圈,讨论就复杂了。有前提,是讨论的基础。
十几年前看过霍达的这篇小说。
只能说,外界的复杂力量,很容易撕烂一个坚持的人。伤口会留疤。痛苦会召唤出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3: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意思 发表于 2012-10-6 13:10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很多话题,一旦出了圈,讨论就复杂了。有前提,是讨论的基础。
十几年前看过霍 ...

可能我们不能体会那些东西,毕竟我们都有时代的限制,但是依旧觉得很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309

回帖

314

积分

三级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2-10-6 14: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水者 发表于 2012-10-6 13:35
可能我们不能体会那些东西,毕竟我们都有时代的限制,但是依旧觉得很震撼

是啊,进步有代价。几乎是伤疤堆起来的阶梯呢。不说人类各分畛域的互相厮杀,就是亲人间的不解不接受就够苦难的了。后代人背负着前代人的欠债,无辜之上,更添无奈。至于宗教敏感话题,更是不可言说的黑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309

回帖

314

积分

三级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2-10-6 14: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葬礼是为有价值的那些献祭者而致的。
新月,本身就是比他父亲的作品更完美无瑕的美玉。
没有原应叹息的大观园里众姐妹的花团锦簇的富贵,有的是清新纯洁的灵魂,只可惜很多能量很大的圈子,人为的把这美撕扯磨灭了。那些存在固然有各种理由,为了维持自身的所谓尊严不惜损害灭杀至美至善的人之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七级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

积分
23755
发表于 2012-10-6 15: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当时就被吸引了,很感动!只是现在慢慢淡忘了!有时间再重读一次!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头头 发表于 2012-10-6 15:28
以前看过,当时就被吸引了,很感动!只是现在慢慢淡忘了!有时间再重读一次!

对啊对啊,就是很容易就能看进去的书[s:310]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意思 发表于 2012-10-6 14:14
葬礼是为有价值的那些献祭者而致的。
新月,本身就是比他父亲的作品更完美无瑕的美玉。
没有原应叹息的大 ...

作者能看到这些问题,把它用深情的笔触写出来,不愧是好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309

回帖

314

积分

三级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2-10-7 1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小的时候,喜欢看大人订的《连环画报》,那时候彩色的稀罕,都是黑白的,情节也是黑白分明。
七十年代伤痕文学时期有个作品叫《枫》,曾经改编为电影,插曲是李双江演唱的。
男女主人公曾相爱,作为敌对的红卫兵出现在武斗的战场上,那场面连坦克都出动了。
男女主人公都热情勇敢顽强,最后他们在工厂的房顶对峙,男主人公劝她投降,女主人公回头轻蔑的一笑,纵身跳下。
当时我面前的小小世界仿佛都被那一声撞击震的轰的一下。
青春的献祭。
很多邪恶的势力就是要这最美的最真的最纯的血祭来巩固自己的存在呢。
太强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8: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猕猴桃CC 发表于 2012-10-6 12:43
专门围观。

欢迎围观[s:309]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意思 发表于 2012-10-7 11:23
很小的时候,喜欢看大人订的《连环画报》,那时候彩色的稀罕,都是黑白的,情节也是黑白分明。
七十年代伤 ...

坦白说,我是90后的,可能不能体会当时的一些事,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不管是看电视、听故事还是看书,我总爱问别人“谁是坏人”,因为我总觉得坏人一定能得到惩处,而好人有好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错,可是我还是喜欢原来的直接,黑白分明,我喜欢震撼心灵的故事,但不需要这样的残酷。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23: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水者 发表于 2012-10-7 18:30
坦白说,我是90后的,可能不能体会当时的一些事,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不管是看电视、听故事还是看书,我总 ...

自己强大才是最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主题

175

回帖

1227

积分

五级

积分
1227
QQ
发表于 2012-10-8 1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水者 发表于 2012-10-7 18:30
坦白说,我是90后的,可能不能体会当时的一些事,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不管是看电视、听故事还是看书,我总 ...

这个时间不是黑白两色,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颜色,灰色。
早...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

回帖

4

积分

一级

积分
4
QQ
发表于 2012-10-16 1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不错的小说,最早是在收音机听的,时间应该在89年吧。自己买的第一本是在94年。到现在看过十来遍。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38

回帖

85

积分

二级

积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6: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沙 发表于 2012-10-16 13:59
这是不错的小说,最早是在收音机听的,时间应该在89年吧。自己买的第一本是在94年。到现在看过十来遍。

好厉害,真希望也有一本书可以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我的成长,一步一步,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41

回帖

142

积分

三级

积分
142
发表于 2012-10-24 16: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一本很不错的文学书集。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