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弆雅楼主 于 2012-9-28 16:35 编辑
漂泊的中秋
今天是中秋,手提月饼礼盒的人数达到了极至。在这样一个传统幸福的节日里,对于我这个漂泊在京的想家的人来说,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是团圆的人们所不能体味到的,当思亲的情绪伴随着夜幕一阵阵袭上我的心头,压抑的感情一下子都跑进了鼻腔,强忍着又带来了酸痛。 平日里拨打的母亲电话,此刻拨起来心里也感觉揪得特别紧,到是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宏亮,使我放下心来。今晚母亲会吃月饼,但一定是那种及普通的,因为母亲的生活是普通的,她的儿女们是普通的。普通的人家普通的生活,但普通人的亲情是不打折扣的。我多想今晚能喝上一碗母亲熬的大米粥,像歌中唱的一样,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陪坐在母亲身边看会电视,虽然言语不多,但心里是满足的。这看似简单寻常的事,我却常年都无法做的到,心里无比惭愧。相比之下,月亮有规律的圆缺到让我羡慕。 离开家的每一天,都是用寂寞串起的日子,这些日子会因为收到了家人的电话或短信而得以安慰。所以再写上面那些文字的时候,我几次停下笔,翻看存留在手机里家人的短信,一方面是想再次品味一下酸甜苦辣,另一方面是我还想借此机会眯起眼来,仔仔细细的想想家人的脸庞。苏轼说过“千里共婵娟”,直到今天这句话对我和我的家人还是那样的恰如其分。此时此刻在通辽读书的女儿正坐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她是来京跟我一起吃月饼的。我短信告诉女儿,这是列车上的中秋,女儿回复说列车上的人谈论话题多与中秋无关,但人们的目的地都是家或跟家人团圆,大部分人都是提前购的票,个个归心似箭。列车在京通线的旷野上行驶,女儿离我越来越近,我告诉她今晚我不关机······。 俯首案前,窗外是火树银花的长安街,但它不属于我,天上那个玉盘也躲在云层里面和别人见面去了,我知道今晚它是圆的,并且据说是九年以来最圆的,但它同样也不属于我,在我的心中月亮圆不圆,什么时候圆,都不重要,只要人团圆了,月亮才好看。有着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妻子,这不,她从咸阳发来短信说,你明天就可以和女儿见面了,你多幸福。妻的羡慕多少让我调整了心情。不是说月里嫦娥也寂寞,吴刚独饮桂花酒吗?神仙的生活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是普通的人家呢,此事古难全。这就是我们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漂泊的中秋就别提了。 今天写下这些思亲的感受,总觉得还是没能够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那不是我忘了,而是思亲的情感是用多少语言和文字都叙述不完的。叙述不完就很自然的留存在了心里,留存在了心里就又会酿出新的思绪来,在家的妻子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还没有入睡呢?
农历甲申年中秋 2004年 9月 28日于兴源邨
照片说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无奈下雨天,迟到的团圆也能让父女俩乐的冒雨游览圆明园。圆明园给我留下的是:苍凉、荒废、惨败的美。这张摄于圆明园黄花镇迷宫的照片,要是有妻站在女儿的旁边就更完美了。黄花镇迷宫是皇帝于中秋之夜举行灯火晚会之地,我和女儿走了一圈还真不容易。
2004年 9月 28日 摄于圆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