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野田给中国领导人亲笔信之后,双边关系有所松动。最新消息称,中国将向日本提出解决当前钓鱼岛危机的「三不」原则,即日方不登岛、不在岛上进行任何资源或环境调查、不在岛上建任何建筑。
三不原则相当于从以前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变为「搁置争议,共同不开发」,并没有真正解决钓鱼岛的问题,仍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多只能暂时性地管控当前局势,无法彻底解决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现在的问题是钓鱼岛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中,包括官方渔政船和民间船只在内的中国船舶,很难进入该岛十二海里范围内。中国要打破日本对钓鱼岛的控制,单凭三不原则是不够的,而且日方肯定会向中国提出反方向的三不原则,譬如不许开发东海油气田、不许保钓船只出海、不许登岛。如此一来,中方如何应付?
野田政府 两面三刀
在美日结成一体,美国又为日本提供保护伞的背景下,短期内解决钓鱼岛问题并不实际,也超出中国国力承担。当务之急,中国应向日本提出严正要求,双方共同维护钓鱼岛周边和平,两国组成联合海上巡逻队定期在该海域巡航,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不勘探和开发钓鱼岛资源。中国应争取在钓鱼岛周边海域的正常巡航,不能让日本一国专美。
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不应对日本心存幻想。想当初,自民党执政时,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两国势如水火,以为民主党执政之后,两国关系能够云开雾散。没想到从菅直人到野田,民主党政府在对华问题上更强硬,中国对日以德报怨,包括扩大赴日旅游、扩大日本灾区商品进口等,最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现任日本首相野田是两面三刀的典型,虽然他给中国领导人写亲笔信,要求双方冷静沟通,好像有点示软,实际上此人态度异常强硬,除公开违背日本《和平宪法》永不再战的规定,叫嚣「忘战必危」,并加紧整军备战,不断提升日本自衞队的装备与规模,也正是他在七月七日这个敏感日子提出要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在中国人的歷史伤口上再狠狠插上一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对日本政党轮替充满幻想,以为换一个首相或许就能避免战争。但没想到,日本首相的军国主义思想一个比一个疯狂,最后换上的居然是战争狂人东条英机,使中日关系走上不归路。歷史殷鑑不远,如果北京依然对日充满幻想,难保今后不重蹈歷史覆辙,甚至重演清末甲午悲剧。
东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