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7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我与小篆的不解之缘

0 / 7349
     

签到天数: 231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4

主题

641

回帖

939

积分

四级

积分
939
QQ
发表于 2012-8-18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赳赳老秦 于 2012-8-18 20:29 编辑

   今天是我学习小篆一年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我萌发了学习小篆的想法。值此一年之际,特将我学习小篆的一些内心想法或者说是来龙去脉说叨说叨。说来话长。
     2009年8月自咸阳一别后心情倍受煎熬。算是有史以来心情最差的日子,种种忧郁之情不能尽言。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可以算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毫不为过。自8月之后到年底一直不顺。2009年12月19日陕西卫视率先在全国首映大型史诗巨制《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在片子宣传之处我就被其紧张、感人的剧情所感动,更被那种大气磅礴的音乐所震撼。后得知网上也能观看该剧,于是我便在网上一直观看该片。该剧很是感人,一向很是冷峻的我数次被情节感染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真正体会人常说的那人言穷家难当这句话......51集看完之后,我觉得意犹未尽,有花了300多块从书店预定了一套《大秦帝国》全套6部。
    该书拿到手后,我用了半年时间看完了该套小说,倍感秦人创业之艰辛,时间之长远超中国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那种艰辛非言语所能形容。但是这个国家国家却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就像我的爱情一样瞬间而逝。我的命运和这个国家何其相似。受这套小说的影响,我期间去咸阳两次。(当然另一层原因不能在此细说)我突然觉得我应该为这个和我的命运一样悲惨的国家或者说那个时代做点什么?思来想去,突然我有一天在翻看我在咸阳的照片时,发现在统一广场后面的始皇帝雕像后面所刻那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主要是咱不认识那字。只知道那是篆字。从那刻起,我觉得我能为那个时代所做点事的话唯一就是这个小篆吧。于是我开始了萌发学习小篆的想法。毕竟咱以前写过毛笔字,但都是半途而废。而且基本是楷书。今学小篆可谓是困难重重,比我目前这职业难多了。而且伙计们还劝我说你写那字,有没有几个人能认识。我说:"中国文字经历了两千多年,隶、行、楷、草等书体历经数百代名家发扬及至今日,太普遍了。已经基本无个性所言。我读《大秦帝国》倍感秦人创业之艰难,只有用练习小篆来宣传来宣传或者说是弘扬一下秦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于是我在2010年5月27日下午去二曲书店购买了我学习小篆的第一本书《篆书学与用》,从这本书里基本知道了小篆、大篆的来历和区分等等。并开始学习小篆笔画。为了节省,我开始在烟盒上书写,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试着在白纸上写,因为烟盒上不能写的工整。在白纸上衬着格子可以写的工整。我记得我写的第一幅字就是我自编的《七律   忆宁儿》。当84个字写完时,我被纸上的文字所震撼。怪不得始皇帝当年要力行推广小篆呢,原来如此。当时我就把这幅字挂在了我房子的墙上。并自豪了好几天。我知道学习小篆非一朝一夕之功,于是我依然如故的在练习小篆。期间也仔细的聆听了伙计们提出的种种建议,如写字要一笔成、大小要一样啊等等。后来有人建议我该有个印章,于是我在8月的一天买了一块刻石,并刻好印章。后来经过细致深入的学习书法格式,如书家贵定:印章大小不能大于落款题字,应以落款题字大小为宜,看看由于咱的不懂,得,重买一个吧。
     于是我又买了一块印章,并认识了一位老刻章艺人,并通过他的指点我知道了自己练习小篆的问题根源之所在以及种种注意事项。并该如何改进等等。我之所以能有今天这进步,那个刻章师傅功不可没。没有他的指点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期间也为朋友学着试写了几幅。如曹操的《观沧海》、《求贤令》、苏轼的《赤壁怀古》等等。最成功的就是去年8月份挂在我店里的那副在《求贤令》挂在我店里后被人收购了。2010年11月为朋友写了一副曹操的《短歌行》,每当一幅字完工,我都请朋友们品评,因大多数人不懂,故而赞美多于批判。我没有陶醉,在一片赞美之中自己找问题找缺点。并逐步完善,如大家都指出我的落款题字很差,我就虚心接受,开始学习楷书,写了半年多,又从不同书中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篆书创作的书籍。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进入2011年,在今年我过生日前夕,我为自己送上了一副不同凡响的礼物,没买衣服和书籍零食等,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给自己写了一副字,就是电视剧《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版的《求贤令》。当这幅字再次挂在原来的地方时,听到的批评之声更少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那些当初还能在我的字里找出缺点的人现在基本上找不到缺点了。众口一声评判我的落款太差。经过一些数家的观赏,我又从他们那儿听取了一些意见,并虚心接受并在以后的书写中进而逐步改进和完善。
    今年4月26日,我又写了一幅我自编的一首诗《忆宁儿之逛楼观》,又打破常规用宋体字做了解释。5月份,我开始放弃小楷练习,书写隶书。结果出奇的顺,5月底,应郭公之邀我为其另写了一幅《观沧海》,并首次使用隶书落款,在我观赏的这些书画中,篆书用隶书落款这还是微乎其微的。呵呵,这算是我的创新吧。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将继续用我手中的笔弘扬小篆和秦文化,为弘扬那个2700年前的文化之魂而尽一点我的微薄之力吧 。 psb.jpg
    以前在咸鱼网上也发过一回,可是改版了找不到了,所以重发一遍。
ALIM2437_conew1.jpg ALIM2636_conew2.jpg
ALIM2636_conew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