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五级
衣冠之美礼仪之大,在于华夏
- 积分
- 1029

|
- 活动类型:
- 文化聚会
- 开始时间:
-
2012-8-23 00:00 至 2012-8-24 00:00 商定
- 活动地点:
- 户县太平峪
- 性别:
-
不限
- 每人花销:
- 100 元
- 已报名人数:
-
6 人
- 剩余名额:
-
14 人
- 报名截止:
- 2012-8-21 08:10
-
本帖最后由 乐观无限 于 2012-8-14 17:17 编辑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壬辰年太平峪七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一、时间:8月23日-24日
二、地点:户县太平峪
三、活动主题:贴近自然感受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秦岭山中体验民族文化的精髓
四、活动内容:
户外游览、烧烤、
传统游戏:穿针乞巧、投针验巧、投壶,
才艺展示,女红展示评翘楚,
祭祀织女星。
四、人员要求:
1、16周岁以下,必须有家长陪同。
2、所有行动必须服从安排,不得随意行动。
3、每个人必须准备不少于1个节目。
4、费用,每人100元,包括交通、住宿、吃饭及游玩费用,活动结束统一结算,公布账目多退少补。
5、女孩必须有一个手工制品,评比翘楚。
6、没有汉服的人员,请在报名时注明。或联系红绫相借。
女孩可准备的手工制品,包括
1、绣品
2、小布偶
3、小汉服
4、小鞋子
5、香囊
6、荷包
7、饰品
需要布料联系红绫。
五、报名时间:2012年8月14日-8月21日
六、具体行程:
1、8月23日上午9时,在七厂十字集合,统一出发,前往户县太平峪
2、下午游玩太平峪。
3、晚餐,进行烧烤、聚餐、才艺展示、乞巧游戏及七夕织女星祭祀。
4、当晚在太平峪农家乐住宿,三人标间客房。
5、8月24日上午返回咸阳。
七、当报名人数少于10人,活动地点改为沙河风情园,活动内容不变。
八、联系人:
乐观无限 13772599636
红 绫 159296379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