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来看看两组数据: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为2719元,69%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与此同时,在“用工荒”大背景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2049元。这说明什么?大学生很多工资不如农民工。
通过这两组数据对比下来,很多大学生感慨,寒窗十年、耗资十万的天之骄子竟然不如一个农民工。于是,很多大学生开始抱怨、不满、失落。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维在作祟,以前总以为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忆,以为都是大学生该拥有的。印象中就认为:农民工就该是干苦活、累活、脏活的!农民工就不如大学生。这是社会对农民工的长期歧视造成的,是一种国民文化品质滞后的表现。农民工比大学生挣得多,又有何不可?
读完大学,手里拿着这样那样的证书,花费了父母含辛茹苦的血汗钱,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希望,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理想。哪知道现实跟自己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毕业后不仅找不到好工作,而且工资还不如农民工。透过种种现象来看看本质,其实这也没什么!
首先,现在大学都在疯狂的扩招,以前考个大学多难,现在随便都能上大学。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大学的盲目扩张把一些大学生招进来,却又没有好好培养,即花了钱耗费了青春却到头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大学生已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
其次,从社会的需求来看,低端、重复、繁重的平凡工作岗位远多于技术性强知识化高的工作岗位,社会对服务低端劳动力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民工荒的出现,看到高职生、大专生就业高于本科生。研究生就业低于本科生,加之一些大学生不肯放下身段,不愿到民企或基层。而农民工干的却是最脏最累的活,而且没有合同保护,工作不稳定,安全隐患多,有五保一险的很少,像这样没有任何保障拿身体去拼的工作,凭啥就不能高点呢。
综上所述,大学生回归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实属“理所当然”其实只要放下心态,务实一些,坦然接受,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劳动有分工,职业无贵贱,何况大学生以后上升的空间大得多。
农民工工资短期内超越大学生我觉得是理所当然也是应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