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B2C的火爆,让本来就低调的B2B行业更是显得惨淡,偶尔的几次火爆,也是因为负面新闻的出现。以今年为例,先是敦煌网被指遭遇外贸寒冬,十大“死扣”难解;接着网盛生意宝人才被挖角,离职员工称“管理体系存在漏洞”;继而行业老大阿里巴巴更是提出B2B私有化, 引发了行业人士对B2B是一个夕阳业务的热议。 这些行业舆论刚开始都是针对某个企业,后来逐渐就演变为对B2B全行业的否定,走向了极端。其实仔细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B2B整体优势依然明显。 根据中国国家商务部的数据, 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6 万亿元,而其中B2B交易额占总数的87.5% ,远超B2C 。 B2B甚至占国家GDP的 11.4% ,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毕竟B2B在中国只有短短十多年时间。工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8万亿,而企业间交易额,也就是B2B则达到15万亿,占总量的83%。所有的数据都表明:B2B行业依旧强势。 阿里的退市也许是人们开始不看好 B2B的主要原因。但是,阿里并不能代表整个B2B行业。尽管阿里开拓了B2B行业,但是,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很多后起之秀的涌现,大一点的如慧聪网,新一点的如WeiKu.com,都为B2B行业增添了不少亮点。如今如果还仅仅用阿里代表整个B2B行业的做法,就会显得极不科学。阿里不好了,并不能代表整个B2B 行业就不好了,就像雅虎不好了,并不能代表门户就完了。B2B 的市场其实很大,阿里也仅仅是做到了一小部分。 |